??隨著數字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加快,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中共中央、國務院前不久發布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對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切實用好數據要素,更好發揮數據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作用,協同推進技術、模式、業態和制度創新,對于深化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優勢、挖掘數據價值潛力,需要不斷完善數據要素培育和發展相關體制機制,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讓數據要素更好為創新賦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第一,數據要素能夠推動知識技術創新。數據要素是指能夠參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可為使用者或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以電子方式記錄的數據。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關鍵在于數據開發利用。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在參與數據要素加工使用的過程中,通過結合人工智能算法、經濟數學模型和領域專業知識,對研發、設計、生產、營銷與決策各環節進行數據清洗、分析、建模,可以發現新的規律,研究出新的理論,創造新的知識或技術,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和更大社會價值。
??第二,數據要素能夠優化科技創新要素配置。實現科技創新的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技術、數據、企業創新精神等實體要素和虛擬要素。傳統要素市場中存在信息不對稱、要素流通不暢等,容易產生創新要素供需錯配等問題,使創新資源的利用偏離最優配置。通過對數據要素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可以降低信息交互偏差和要素交易成本,推動創新要素流向高生產效率、高邊際產出的企業和行業,打通“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從而實現要素高效配置。
??第三,數據要素能夠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一方面,作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數據要素能夠參與技術、產品、市場、組織、管理等創新過程,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推動數字產業化,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創造更多新需求和新就業崗位,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促進數據高效流通,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極大提升傳統產業跨區域、跨場景、跨行業的協同創新水平,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更好發揮數據要素對創新的推動作用,可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構建彰顯創新引領的數據基礎制度,鼓勵數據要素投入創新。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是數據要素賦能創新的制度保障。要建立數據產權制度,推動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和有序流通,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和市場化流通交易。要建立合規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讓數據要素更加順暢地流通、更有效率地交易。要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激發數據要素賦能創新、協同創新的活力和潛能。還要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激勵創新創業創造,讓更多數據要素參與創新過程。
??二是推動數字與產業融合發展,深化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數據要素驅動創新的重要路徑在于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促進實體經濟中的創新要素高效配置。要面向各市場主體、行業和區域需求,統籌推進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驅動創新的關鍵抓手在于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要加強數據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組合迭代、交叉融合,推動生產要素多領域、多維度、系統性突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發揮數據的創新引擎作用。
??三是致力打造數字人才高地,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關鍵在于擴大高水平數字創新人才供給。要創新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將數字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造就一大批既懂專業領域又懂數字技術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還要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加強數字科技基礎理論研究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構建多方協同治理模式,筑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安全屏障。發揮數據要素驅動創新的作用離不開強有力的安全治理,要充分發揮政府有序引導和規范發展的作用,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治理模式。要壓實企業的數據治理責任,增強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公平競爭。還要增強數據安全保障、網絡安全防護等各方面能力,把安全要求貫穿數據要素賦能創新全過程。
??(作者系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孫辰朔)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