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航天通過186次發射,將超過2400顆航天器送入太空,同比增幅超過30%,再創歷史新高。2023年,國外火箭發射次數和部署航天器數量將延續近年來逐年跨臺階的增長節奏,國外火箭發射總次數預計達到261次、航天器發射數量超過3300個。在此時代發展浪潮下,2023年一些即將召開的重大國際航天會議,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世界航天活動發展的新態勢。
本表收錄的內容,僅含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確定時間地點的2023年值得重點關注的政府性質(含政府間/機構間國際組織)會議。
本表收錄的內容,僅涵蓋航天系統技術、應用、元器件、地面設備、測試、空間科學、空間法律政策等領域的國際航天會議。
以上表單可以看出,國際航天交流研討活動仍舊以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主導,少數發展中國家參與度較低。國際航天活動的熱點,依舊圍繞數據安全、航天安全、空間法律、關鍵技術、新科技技術研討等重要議題,將繼續推動深空探測、航天安全、航天技術等進一步發展。其中,聯合國外空委與歐洲航天局、國際電聯牽頭舉辦的會議最多,主要涉及空間法律、學術技術研討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航天非洲大會的召開,表明了國際社會對非洲航天事業的重視,政策方面或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促進非洲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
2023年載人航天領域的商業化進程加速,近地軌道及亞軌道載人商業業務將取得新突破。美國波音公司“星際客船”(Starliner)計劃于4月執行首次載人軌道飛行測試。若獲得成功,“星際客船”將與SpaceX公司“載人龍”飛船共同開展業務化乘員運輸服務,對提升美國近地軌道載人航天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競爭態勢將進一步加劇,“星鏈”衛星有望每周進行一次部署,全年部署超過2800顆衛星;“一網”星座尋求更加多樣發射方式,美國、印度火箭預期為其提供5次發射服務,共發射160顆“一網”衛星。此外,美國亞馬遜公司規劃的低軌大規模通信星座“柯伊伯”的首批兩顆原型衛星也將于2023年初部署,該星座目前規劃3236顆衛星,未來全年衛星部署數量與在軌規模有望持續大幅度走高。
2023年微小衛星也將實現廣泛業務化應用,一大批商業小型運載火箭即將陸續首飛。世界各國競相發展低軌應用衛星系統,進一步擴大全球“軌道革命”態勢。亞馬遜公司“柯伊伯”星座將加入賽場,使該領域競爭進一步白熱化。Tbps量級超大容量衛星、Q/V頻段商業寬帶衛星部署,技術加速突破。對地觀測領域,軍民商系統持續推進建設,軍用領域更高分辨率、更強能力的下一代系統相繼啟動部署,0.3米級商業衛星系統將廣泛建設。
2023年“手機直連衛星”星座取得突破性部署進展。AST空間移動公司(AST SpaceMobile)和領克全球公司(Lynk Global)正在研發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落地手機直連衛星通訊服務。除AST公司外,領克全球公司也計劃在2023年底前部署50多顆“領克塔”(Lynk Tower)衛星,加快星座業務部署。
2023年,世界航天活動大幕即將拉開,主要航天國家和地區持續保持蓬勃發展態勢,新興航天國家大力發展本國獨立運載能力,航天活動將在更大范圍展開。2023年 1月5日,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任務。會議指出,2023年要更好促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大對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衛星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推動我國衛星互聯網、衛星星座業務、民用衛星產業生態的快速發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