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連模擬芯片也扛不住下行周期的影響。
模擬芯片巨頭德州儀器2023年第1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除了汽車領域之外,其他所有終端領域全部迎來下滑。與此同時,有業內從業人士告訴半導體行業觀察,TI在電源管理芯片方面有意與本土廠商開啟價格戰。由此可以預判,從電源管理芯片開始,模擬芯片開始新一輪的大廝殺。
2022年全球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受經濟疲軟、通脹壓力、能源價格波動、消費信心下降等因素的影響,經歷了從年初的芯片依然短缺到訂單下降、去庫存的反轉過程,行業進入調整期,影響已經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隨著國內外模擬芯片廠商一季度財報的逐漸披露,模擬芯片領域寒氣襲來。
汽車和工業頂不住,巨頭迎來寒風
消費電子需求低迷是行業共識,不過,汽車和工業應用成為半導體需求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是行業此前的看法。但現在似乎汽車和工業也開始有所下降。
模擬芯片巨頭德州儀器也感受到了寒風,2022年,德州儀器模擬產品的銷售額約占其收入的 77%,另外23%的收入來自嵌入式處理。但當前的宏觀經濟因素加上競爭加劇,給 TI 帶來了不利因素。而從終端應用來看,2022年工業占40%,消費占28%,汽車占25%,通信7%。
2023年第一季度TI收入43.8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凈收入17.1 億美元,與分析師預測的 43.6 億美元一致。其中模擬芯片的銷售額下降了14%,嵌入式處理器增長了6.4%,其他收入下降了16%。汽車是德州儀器 2023年第一季度唯一的增長動力。TI表示,本季度除了汽車之外,其他終端市場均如預期那樣表現疲軟。
而TI預計需求將依然低迷,TI表示,客戶正在清庫存并削減訂單,本季度的庫存將有所增加。此前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庫存情況,TI還砍掉了分銷代理。預計第二季度收入將為41.7億美元至 45.3億美元,分析師此前預計收入為 48.2 億美元,該范圍的中點較去年同期下降16.5%。
但是汽車市場似乎好像也不如想象中那般強勁。2023年來大陸汽車市場出現反轉,汽車銷售不及預期,尤其是燃油車,車市降價嚴重。盡管2、3月多家知名車企均大幅降價刺激銷量,但成績未有明顯起色。據大陸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僅年增0.3%,整個首季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較去年同期銳減逾13%,批發銷量方面同樣衰退7.3%。
不僅是中國的汽車市場需求疲軟,美國的消費力也低迷,汽車市場的萎靡也波及到了上游芯片端。據摩根士丹利近期報告顯示,各家車企一方面開始砍單,另一方面要求芯片廠為價格戰買單,要求芯片供應商降價。傳吉利對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以及MCU等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砍單。另據Ditimens報道,一些臺灣IC設計公司以及日本、美國的芯片供應商第二季度的車用半導體零件訂單可能將削減10%-20%。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有業者表示,芯片廠商之間也開始降價廝殺,許多廠商開始考慮可能把車用芯片產線轉為生產工業級芯片。因為去年消費電子芯片萎靡,許多芯片廠將產能轉向車用芯片。
晶圓代工廠商臺積電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近 5%,其認為汽車芯片存在不確定性。臺積電 CEO CC Wei 報告稱,該公司的汽車需求目前保持穩定,但顯示出到2023年下半年會放緩的跡象。
消費電子疲軟,本土廠商凈利大跌
近些年來,國內涌現了圣邦微、思瑞浦、艾為電子、納芯微、晶豐明源、芯海科技、力芯微、芯朋微、希荻微等為代表的一批模擬芯片公司,他們大多是從消費電子市場切入。因此,在這波寒流中,感受最深,特別是與手機消費應用端緊密關聯且營收占比超過60%的廠商最受影響。
圣邦微是國內模擬芯片領域的重要玩家,目前該公司擁有30大類4300余款可供銷售產品,涵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圣邦微2023年一季度收入5.1億元,同比下滑33.80%。利潤方面同比下跌88.40%到3020.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驚人的97.49%。
納芯微是罕見的在1季度收入增長的模擬芯片廠商,這也與其專注在汽車和泛能源等高壁壘領域的市場戰略分不開。納芯微主要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產品方向,有1400多款產品型號,這些產品應用于汽車、泛能源(光伏、工業自動化、數字電源)及消費電子領域。據納芯微財報顯示,2022年汽車領域占總收入的23.13%,泛能源占69.69%,消費電子已降至7.18%。此外,納芯微在汽車領域的發貨規模已超1億顆,并且車規級芯片已在大量主流整車廠商/汽車一級供應商實現批量裝車。而且開始走向Fablite模式,子公司納希微主要從事封裝測試業務,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正式試生產,主要滿足公司自身壓力傳感器、小批量定制化產品的封測制造需求。
2022年納芯微擴充了用于汽車的磁傳感器、非隔離驅動、電源管理新品(如MOSFET、IGBT和GaN)等產品品類,這些產品稱為其今年1季度的增長引擎。2023年納芯微一季度收入4.7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負2250萬元,同比下滑126.84%,主要原因是 2022 年度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使得股份支付費用大幅增加所致,若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同比增長15.98%。
艾為電子的產品型號總計1,000余款42類,涉及高性能數模混合信號、電源管理、信號鏈三大類。2023年1季度收入3.8億元,同比下滑35.41%。利潤方面更是大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大跌354%。利潤大跌的原因是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公司為擴大市場應用領域,加大多元化研發項目的投入,相應的人員薪酬等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艾為電子也正在從消費類電子逐步滲入至 AIoT、工業、汽車等多市場領域,且相關產品在汽車領域取得持續突破,成功導入比亞迪、現代、吉利、奇瑞 、零跑、長安等品牌客戶。
2023年1季度晶豐明源實現銷售收入2.65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18%;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0.77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12.34%。據其財報顯示,1季度平均單價較 2022年一季度下降 33.23%,產品單價雖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但環比 2022 年第四季度有所提高,基本已回歸至歷史常規價格,同時,公司的出貨數量較上年同期增加 31.52%。但消費類模擬芯片本身的毛利就很低,單價再下降的話,毛利率將更低,據悉,1季度的毛利率為 23.20%,較上年同期下降6.57%。
芯朋微主要開發功率半導體,有家用電器類、標準電源類和工控功率類等三大類產品線,包括PMIC、AC-DC、DC-DC、Gate Driver 及配套的功率器件,目前有效的產品型號超過1500個。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手機及平板的充電器、機頂盒的適配器、車載充電器、智能電表、工控設備等眾多領域。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28萬元,同比下降62.19%。財報顯示,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續加大工業及車規產品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增加導致利潤減少。1季度的研發投入增長36%,公司正在積極擴充高素質研發團隊,隨著人員增加、平均薪資提升,對應的人員薪酬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未來,芯朋微將沿著“消費級-工業級-車規級”的產品路線升級技術平臺、持續豐富產品線。
寫在最后
綜上,可以看出,國產模擬芯片廠商幾乎都在2023年第一季度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降,這也是全球整個行業所面對的一大局面。汽車、工業、通信、消費類等相關應用是帶動模擬芯片市場成長的巨大動力,但相對而言,消費類需求增長有限。國內的一眾模擬芯片廠商已經逐漸在發展工業和汽車級產品,在《國產模擬芯片,走向深水區!》一文中筆者已經對此進行了一些解讀。
雖然國內模擬芯片廠商在利潤方面有所下降,但一部分的原因是研發投入導致的,一時的利潤下跌對于國產模擬芯片廠商而言,不是什么壞事。我們也應該給與國產廠商更多的時間去積蓄力量迎闖更大的市場。
隨著工業、汽車市場逐步向國產芯片開放大門,加之模擬芯片廠商大多開始向高階產品邁進,工規級、車規級芯片國產化滲透率呈上升趨勢。未來或許也能在更多的領域給TI這樣的國際廠商帶來緊迫感。
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隨著TI的那些12英寸晶圓廠的陸續開業,他們擁有了更多的底氣與國內廠商在價格上掰手腕,這在半導體行業觀察之前的文章《模擬芯片,我們離TI越來越遠》中也有提及。
由此可見,在當前去庫存的壓力推動下,本土模擬芯片的角逐可以預見的慘烈。如何避免在其中被淘汰出局,也是本土廠商需要思考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