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9 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在今日召開的 2024 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開幕式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表示,作為全球為數不多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我國內地現有在運核電機組 55 臺,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 26 臺,保持全球第一。在 2022 年、2023 年,連續兩年實現每年核準 10 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我國在運、在建、核準待建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已超 1 億千瓦,全國核電產業累計發電約 4 萬億度,其中 2023 年發電量為 4300 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 3.2 億噸,為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據IT之家此前報道,根據王壽君 2022 年的預計,2022-2025 年間,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擴大裝機規模,保持每年 6 到 8 臺核電機組的核準開工節奏,2025 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 7000 萬千瓦左右。到 2035 年,中國核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達到 10%。
此外,國內大型核電機組的首個 30 年大修于今年年初順利收官,大亞灣核電站 2 號機組大修后一次并網成功。本次大修成功實施了十多項重大改造項目,其中包括自主研發自主實施的 DCS 系統改造、常規島增容相關汽輪機低壓缸改造、發電機內定子改造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