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消息,據合肥國家實驗室官方消息,3 月 15 日,由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 / TC 578)歸口管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制定的 6 項國家標準 ——《量子精密測量中里德堡原子制備方法》《精密光頻測量中光學頻率梳性能參數測試方法》《量子測量術語》《原子重力儀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單光子源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光鐘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正式發布,將于 2024 年 10 月 1 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發布的首批量子測量領域國家標準。
▲ 國家標準公告
量子測量是利用量子特性(能級躍遷、相干疊加、量子糾纏)獲得突破經典測量技術極限,開拓物理信息感知維度的新一代精密測量感知技術。這些技術將在慣性導航、時間基準、目標識別、地形測繪、醫學檢驗、物理學基本原理檢驗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發布的 6 項國家標準提供了量子測量領域的基本術語和定義,規范了光學頻率梳、光鐘、單光子源、原子重力儀等核心產品性能測試方法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里德堡原子制備方法,為我國量子測量領域科技、產業、標準化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源 Pixabay
查詢獲悉,2019 年 1 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領域標準化技術歸口,秘書處設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技術指導下開展包括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領域的標準化工作。
標委會已推動成立了國際首個量子技術焦點組(FG-QIT4N),組織制定的我國首個量子信息領域國家標準《量子計算 術語與定義》于 2023 年 5 月發布。目前,歸口正式發布國家標準 7 項,在研國家標準 2 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