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0日,芯片大廠聯發科與英偉達在德國科隆游戲展上宣布,計劃將英偉達全套G-Sync技術集成到聯發科的顯示器控制芯片中,從而使得用戶在沒有 G-Sync Ultimate 模塊情況下,也能夠得到更加清晰、流暢的游戲顯示體驗。
據了解,G-Sync是英偉達在2013年推出的專有顯示同步技術,其核心意義在于改變過往“顯卡配合顯示器”的邏輯。顯示器通常是以固定的頻率刷新(通常是60Hz,也就是每秒更新60次,游戲顯示器能夠達到120Hz或144Hz刷新率),但游戲顯卡輸出的幀率完全取決于性能,可能會導致顯示器同時顯示兩幀不同的畫面(新的一幀只渲染完了一半),也就是俗稱的圖像撕裂問題。
英偉達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讓顯示器等GPU把新的一幀全部畫完后再刷新,從而啟用顯示器的可變刷新率。隨著近些年游戲工業和芯片產業的蓬勃發展,對于增強顯示效果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例如低延遲動態模糊、動態幀率超頻等,不斷豐富G-Sync的價值。
雖然英偉達的G-Sync技術與 AMD FreeSync技術類似,但 FreeSync 始終擁有一個關鍵優勢——它不需要額外的硬件支持,用戶可以免費使用。另一方面,如果顯示器制造商想要支持英偉達的全套 G-Sync Ultimate 功能,他們需要添加一個單獨的模塊,這會增加成本。
因此,這也推動了英偉達與聯發科在該領域的合作。英偉達直白地表示,將這項技術集成到顯示控制芯片大廠聯發科的產品中,將簡化生產流程并降低成本,能夠讓游戲玩家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全功能G-Sync顯示器。
雙方宣布,首批三款合作顯示器將于今年晚些時候上市,都是360Hz刷新率的2K顯示器。這些新設備將支持英偉達的最新顯示技術G-Sync Pulsar,能夠提供4倍有效運動清晰度。
值得注意的是,有傳聞稱聯發科還將與英偉達合作開發基于Arm架構的AI PC處理器,英偉達將為聯發科的AI PC處理器提供GPU IP,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將采用臺積電3nm制程及CoWoS先進封裝技術,預計2025年上半年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