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于中國通信行業乃至整個ICT產業,將是“新起點”的一年。三網融合的進展,意味著中國通信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轉變,同時也表明,以電信網、廣電網和互聯網為載體和平臺,新一輪整合的開始。
隨著中國3G網絡的大規模部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正超越大部分人的預估。圍繞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電信基礎網絡,尤其是移動網絡,正在發生極大的變化;新的產業力量不斷加入和崛起,新的互聯網結構正在形成。
搜狐IT作為該展會連續八年(2003-2010)的“官方指定新聞中心合作伙伴”,一直堅持以獨家的視角和觀點,剖析每一次通信展所折射出的趨勢和亮點所在。2010年,搜狐更是作為通信展“官方微博合作平臺”,以嶄新的傳媒和傳播形式亮相。
201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期間,搜狐IT聯合中國權威ICT研究咨詢機構——賽迪網,共同策劃“201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十大展望系列報告”,并在通信展來臨之際,強勢推出201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十大主題展望系列報告”之——《物聯網應用市場發展預測報告》。
物聯網應用市場發展預測報告
2010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必須抓住機遇,明確重點,有所作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這是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專門提及物聯網,對物聯網行業,既是一個鼓舞,更是一個機遇。
四大措施保障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創新
中國將采取四大措施支持電信運營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這些措施包括:
1.突破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創新。同時結合物聯網特點,在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時,研發和推廣應用技術,加強行業和領域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應用技術為支撐突破應用創新。
2.制訂中國物聯網發展規劃,全面布局。重點發展高端傳感器、MEMS、智能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節點、傳感器網關;超高頻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間件產業等,重點發展物聯網相關終端和設備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
3.推動典型物聯網應用示范,帶動發展。通過應用引導和技術研發的互動式發展,帶動物聯網的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傳感網在公眾服務與重點行業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確立以應用帶動產業的發展模式,消除制約傳感網規模發展的瓶頸。深度開發物聯網采集來的信息資源,提升物聯網的應用過程產業鏈的整體價值。
4.加強物聯網國際國內標準,保障發展。做好頂層設計,滿足產業需要,形成技術創新、標準和知識產權協調互動機制。面向重點業務應用,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究,建設標準驗證、測試和仿真等標準服務平臺,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實施和應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整合國內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國內自主創新研究成果推向國際
產業鏈逐步成型,應用處于起步階段
物聯網是在當前通信網與互聯網基礎上的發展延伸,產業鏈也與通信網和互聯網產業鏈類似,增加了部分參與者。譬如,在上游增加了RFID與無線傳感器供應商,下游增加了物聯網運營商。其中RFID和傳感器是給物品貼上身份標識和賦予智能感知能力,物聯網運營商是海量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服務提供商。物聯網產業鏈結構如下圖所示:
目前,全球物聯網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包括RFID、傳感器、M2M等應用項目,大部分是試驗性或小規模部署,整體上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此外,在應用環節上,物聯網應用仍以閉環居多,特定行業和特定企業內部的閉環應用有著各自的協議、標準和平臺,相互間難以兼容。應用規模上,目前各行業領域以點狀應用出現,覆蓋面大、影響范圍廣的應用案例非常有限。
智能化驅動應用升級,政府重大工程引領初期應用
在物聯網行業應用層面,智能化將推動經濟中各個環節的產業升級,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醫療、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能源等中,智能化的發展將推動這些產業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安全的保障。智能化分為個體智能化和系統智能化,未來發展方向是從個體智能化向系統智能化的升級。系統智能化的本質是對系統中各對象的智能監控和智能控制,從這個角度,物聯網是智能化的重要環節,物聯網的發展將推動智能化的進程。物聯網并不僅僅是概念,而是一種理念,已經在多個行業顯現物聯網的雛形。
在各類行業應用中,從短期看,在鐵路、交通、電力、治安、石化、城市管理等各個領域,物聯網已展開布局。從中期看,無錫物聯網產業基地的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形成,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從長期看,政府將有一系列政策推動和行業標準制定,待盈利模式成熟,行業將獲得大范圍推動,屆時智能家居、智能溯源、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等民用物聯網應用將驅動物聯網應用產業的雪崩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