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國際論壇”上表示,移動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受限頻譜和技術,未來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發展須精耕細作、多技術協作。
迅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引發產業又一次變革,在重寫商業模式、大大提升用戶業務體驗的同時引發數據流量激增。在其中尤以iPhone為代表,AT&T因引入iPhone,在2006年至2009年入網用戶僅增長40%,而其數據流量增長了近5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67%。
當前移動通信的業務重點正轉向移動互聯網,思科曾預測,從2008年到2013年,移動網絡上的數據業務流量每年都會翻番,2013年的移動數據流量將達2008年的66倍,年復合增長率131%。摩根斯坦利今年4月預測,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5年內就將超過桌面用戶,到2014年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流量有望增長4000%,年增長率超過100%。
聞庫指出,當下頻譜資源稀缺問題日益嚴重,能為移動互聯網發展提供的頻譜資源將非常有限。據ITU(國際電聯)預測,按最低頻譜需求,在2020年需要1280MHz頻譜。ITU曾考慮在WRC-07大會(2007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新增1000MHz IMT頻譜劃分,但協調的頻段僅為428MHz,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在4G標準確定后,ITU啟動“2010-2020年IMT業務和市場分析”,計劃在WRC-16獲得新的頻譜。
同時,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難以跟上數據流量的突飛猛進。一方面點到點的無線鏈路傳輸技術的頻譜利用率已接近理論限制,另一方面世界各大學校的無線電專業尚未發現與CDMA、OFDM等類似的革命性物理層技術。聞庫認為后4G并不清晰地意味著新一代無線接口物理層的革命,而是面向著多種無線技術的感知、協同與智能處理。
聞庫表示,未來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發展須精耕細作、多技術協作,在資源調整、無線組網等高層進行優化,比如根據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的特點,開展無線技術設計、網絡規劃與設計等;并且以蜂窩移動為主體,與其他無線、有線通信技術協作、實現互補發展。
他進一步提出未來移動發展戰略稱,要繼續推進TD-LTE、LTE FDD研發和產業化;開展LTE-Advanced技術標準及研發工作;加強頻譜研究,挖掘并有效利用好寶貴的頻譜資源;高度關注無線局域網、短距離等無線技術的發展,實現其與LTE等技術的整合、無縫覆蓋,讓用戶享受在多種環境的移動互聯網體驗,真正達到一個號碼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