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ast指出,從歷史記錄來看,工業與醫療應用領域通常被視為對組件處理效能要求不高,但事實上,這些應用領域已經成為32/64位嵌入式微處理的大客戶許多年。在過去,對嵌入式處理器的需求一般是以“類PC(PC-like)”應用的x86架構組件為主,例如ATM、EPOS、醫療影像系統與單片機等等;這些應用的設計則大多是采用所謂的“Wintel”架構——也就是以英特爾(Intel)處理器搭配微軟(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統,再加上為特定應用需求所撰寫的專屬中間件(middleware)。
Semicast首席分析師Colin Barnden表示:“考慮到x86架構平臺所擁有的龐大專業應用程序基礎、開發工具與相關知識,我們仍看到x86在大多數的工業與醫療領域類PC應用中占據主導地位,甚至長期看來也是這樣。”該機構估計,2010年全年度,英特爾仍是工業與醫療應用之32/64位微控制器/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龍頭供應商,其x86架構產品營收也將在市場上排名第一。
不過Semicoast也預測,32/64位x86架構組件在工業與醫療應用領域的主導性地位只能維持到2012年,屆時ARM將取而代之。目前ARM在工業與醫療領域已經——或者是即將——在不少高成長性的應用中取得相當的占有率,例如消費性醫療裝置、馬達控制、電子資金轉賬終端機(EFT transaction terminals)、手持式數據終端機與閉路電視攝影機(CCTV cameras)等。
根據Semicast的分析,讓ARM大舉進軍工業與醫療應用領域的主要推手,是采用Cortex M0與M3核心的微控制器之問世;采用以上兩款ARM核心的微控制器,都是以低成本、低功耗、中階性能的姿態上市,有效地將該類微控制器市場與鎖定更低成本與更低功號應用的8/16位微控制器做了切割,也擴展了原先鎖定高階應用的32位微控制器市場版圖。
然而,ARM也并非將就此一帆風順。Semicast表示,英特爾最近發表Atom E600C系列處理器,特別瞄準了工業與醫療應用市場;ARM的其他競爭對手還有瑞薩電子(Renesas)的SuperH、RX與V850架構,Microchip力推的MIPS核心微控制器,以及飛思卡爾(Freescale)所支持的Coldfire與Power Architecture等等。而在工業與醫療應用市場的這場戰爭也是界線分明,ARM軍團可說是所有其他競爭廠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