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正式發布 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球的6G領域的思想領袖、技術先鋒和產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共同探討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生態的發展藍圖。10日下午,大會正式發布《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6G Near-field Technologies White Paper 2.0)。該白皮書在2024年4月發布的業界首部近場技術白皮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更新升級,旨在深度推進近場技術研究與標準化探討,為3GPP即將于2025年6月啟動的6G標準化研究項目提供重要參考。 最新資訊 英飛凌與RT-Labs將六種關鍵工業通信協議集成到XMC7000 MCU系列中 【2025年3月28日, 德國慕尼黑訊】隨著工業向數字化轉型和工業 4.0邁進,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通信協議變得尤為重要。為了實現自動化系統中數據的無縫交換和控制,全球功率系統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與其合作伙伴、工業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RT-Labs在英飛凌 XMC7000 工業微控制器(MCU)的固件中集成了六種現場總線和以太網協議。 發表于:3/28/2025 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數量五年翻倍 在過去五年中,全球數據中心行業經歷了顯著的擴張,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數量和容量均實現了驚人的增長。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球超大規模運營商運營的大型數據中心數量已增至1136個,相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此外,數據中心總容量的翻倍速度也在加快,從過去需要四年以上的時間,縮短至不到四年。新開放的數據中心平均容量也在持續攀升。 發表于:3/28/2025 西部數據發布世界備份日全球調研 西部數據公司于今日公布了一項由Researchscape開展的全球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全球有87%的受訪者表示正通過自動或手動的方式來備份個人數據。在中國,這一比例達89%,其中,手動備份的比例達42%,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層面,個人數據備份的三大主要動機分別為:擔心丟失重要文件(83%)、釋放設備存儲空間(67%)和防范網絡威脅(42%)。此外,全球19%的受訪者表示是聽從他人建議才開始備份。 發表于:3/28/2025 全球首個內河航運5G-A通感一體網絡正式開通運行 3月27日,中國移動聯合長江航務管理局在湖北武漢舉行“5G長江新鏈”開通運行發布會,會上宣布中國移動聯合長江航務管理局建成的全球首個內河航運5G-A通感一體網絡正式開通運行。 發表于:3/28/2025 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3月26日消息,據報道,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在望城區大澤湖海歸小鎮正式投入運營。啟動儀式上,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光腔鎖頻儀同步亮相,標志著我國在量子科技核心裝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科技作為國家戰略前沿技術,其研發主要聚焦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領域。此次發布的光腔鎖頻儀猶如"量子世界的精準尺",可精確測量激光波長并穩定輸出頻率,是量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不可或缺的基礎裝備。 發表于:3/27/2025 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二號04星 3月27日消息,據報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鏈二號04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3/27/2025 一種結合雙閾值與WSN的OFDM輻射源個體識別 針對在低信噪比情況下OFDM輻射源識別率低的問題,提出一種雙閾值與小波散射網絡(Wavelet Scattering Network,WSN)結合的OFDM信號時頻圖輻射源個體識別方法。首先,建立包含指紋特征的OFDM信號指紋模型;其次,利用小波變換對一個符號周期內的OFDM信號進行時頻分析得到時頻圖;再次,設計一種雙參數閾值函數模型實現自適應抑制噪聲干擾,提高時頻圖的圖像質量。經WSN處理后,從優化后的時頻圖中提取小波散射系數作為特征集;最后,采用ResNet18進行分類識別。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顯著抑制噪聲干擾,在信噪比為-4 dB的條件下,識別精度達到87.5%,相較于其他方法表現出更高的識別精度和抗噪性能。 發表于:3/26/2025 基于高原地區的超大規模海量MIMO系統混合場信道估計 為了改善高原地區通信條件較差的情況,可以部署超大規模海量多輸入多輸出(Extreme Large scal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統。高原地區地形復雜,存在許多建筑、山脈等散射體,這些散射體可能形成近場和遠場混合的復雜信道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散射體的分布可能既包括遠離基站的遠場區域,也包括靠近基站的近場區域。由此構建混合場信道模型,來描述和模擬復雜的混合場信道特征。其次,為了保證XL-MIMO系統的容量和性能,需要獲取混合場信道準確的信道狀態信息。為此,提出了一種兩階段的信道估計方案。通過仿真驗證,發現所提出的兩階段混合場信道估計方案在不同信噪比、不同導頻長度、不同路徑參數下都具有更優的歸一化均方誤差,因此更適合應用于復雜環境中的XL-MIMO系統。 發表于:3/26/2025 廣州移動聯合中興通訊商用全國首個地鐵三載波聚合5G網絡 近日,廣州移動攜手中興通訊在廣州地鐵十一號線率先完成全國首個地鐵場景2.6G+4.9G的3CC CA(三載波聚合)商用落地,實測下行速率超3.2Gbps,該成果為高密度場景網絡建設提供了創新范式,進一步推動城市交通智能化升級。 發表于:3/25/2025 融合數據加密技術的信息網絡安全改進策略 為了提高信息網絡安全性和隱私性,加強對網絡攻擊的防御能力,提出了融合數據加密技術的信息網絡安全改進策略。首先對鏈路、節點以及端到端進行加密,實現信息傳輸全過程加密。然后融合ZUC算法與SM2算法,ZUC算法負責較長報文的加密解密,SM2算法用于改善ZUC算法中秘鑰分配問題,提高加解密過程效率。實驗結果表明,融合ZUC算法與SM2算法數據傳輸效率達到1 100 Mibit/s,計算資源空間占用為10 MB RAM。當字節長度為512 bit、明文數據在200 KB時,加密時間為2.2 s,用時最短。當字節長度為512 bit、明文數據為300 KB時,加密和解密的用時分別為3.74 s和4.12 s,在所有算法中加解密效率最高。因此,所提策略可有效維持安全的網絡環境,提高用戶信息的隱私性。 發表于:3/24/2025 ?…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