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2016 年到 2021 年間俄語地區網絡攻擊趨勢的變化 本文雖然主要關注在俄羅斯境內活動的網絡攻擊者,但這些網絡攻擊者很少將自己限制在俄羅斯境內,勒索軟件組織就是此類跨境活動的一個典型例子。 發表于:11/12/2021 勒索軟件團伙開始針對企業金融活動進行攻擊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警告說,勒索軟件團伙正在以財務風險為威脅,針對上市公司進行攻擊,威脅其支付贖金。 發表于:11/12/2021 全球超八成企業面臨勒索軟件威脅 日前,云端服務公司Mimecast對全球742名網絡安全專業人士進行了調查,并編制最新報告《勒索軟件就緒狀況:面對現實差距》。 發表于:11/12/2021 基于蜜罐實現擬態仿真與主動欺騙防御 近年來,網絡安全建設從合規需求為主,轉變為更重視如何才能有效對抗真實攻擊。由于蜜罐技術不同于DPI流量檢測、EDR端點檢測技術,它帶來的是一種新安全能力:欺騙防御能力,能夠在攻防對抗中主動誘捕、溯源反制,扭轉攻防不對稱的現狀,所以蜜罐在近兩三年得以有更大的市場需求。 發表于:11/12/2021 合適才是最好的,五大IT風險評估框架介紹 企業組織在選擇IT風險評估框架時,需要遵循“合適才是最好的”的原則,合適的風險評估框架和方法可以幫助其打消IT疑慮。 發表于:11/12/2021 信息犯罪與電子取證:遠程取證工具 當前主流的遠程取證工具有:EnCase Enterprise、審查大師(FAIM) 等系統。在全球500強企業中不少企業采用遠程取證工具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合規調查、反舞弊調查等工作。 發表于:11/12/2021 調查:超五成受訪者曾遭個人信息泄露,超三成被大數據殺熟 中國新聞網 11月10日消息,當日,中國標準化協會安全健康消費工作委員會聯合《中國消費者》雜志社等發布的《關于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調查報告》顯示,對于是否發生過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有52.7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曾發生過個人信息泄露;47.30%的受訪者未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或不清楚個人信息是否已經泄露。 發表于:11/12/2021 BillQuick計費軟件被攻擊者利用進行勒索軟件攻擊 研究人員發現攻擊者利用了當前流行的計時計費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零日漏洞(現已修補),成功接管了含有漏洞的服務器,并使用勒索軟件攻擊了該公司的網絡。 發表于:11/11/2021 警惕!”網絡雇傭軍“正在興起并成為網絡攻擊的幫兇 隨著網絡攻擊已經成為強大組織的攻擊武器庫中的常見工具,一個基于提供網絡攻擊服務、工具甚至培訓潛在客戶的行業已經發展起來。 發表于:11/11/2021 專家解讀 | 預防沉迷網絡,促進學生成長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預防學生沉迷網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又一行動舉措,足以表明黨中央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視。 發表于:11/11/2021 專題·智能網聯汽車安全 | 加強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實驗環境建設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力度空前未有,成為目前新興化產業中的熱點發展產業。 發表于:11/11/2021 關注 | 工信部就“關于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建設的建議”進行答復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做好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的辦理工作,特別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強化組織指導,創新溝通機制,努力將代表委員提出的有價值、高質量建議轉化為破解難題的政策措施,推動工業和信息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表于:11/11/2021 專題·原創 | 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新思考 從 2021 年公開發布的網絡安全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中可以看出,最新出臺的政策法規對網絡安全治理的影響意義深遠。 發表于:11/11/2021 精益安全為小團隊賦能大企業的戰力 根據ISACA 2021年網絡安全狀況報告,61%的網絡安全專業人員表示其所在企業安全崗位人才短缺,而在去年遭受較多網絡攻擊的企業組織中,68%表示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人手不足。安全人才短缺的企業組織確實更有可能遭受網絡攻擊,但是,增加人手也不一定是靈丹妙藥。 發表于:11/11/2021 電商平臺正在淪為“Bot攻擊”重災區 雙11“購物節”將至,各大電商平臺宣傳信息看得人眼花繚亂,“尾款人”見了面打招呼,已經從“吃了嗎”變成了“買了啥”,但你可能從未想過,消費者將商品在電商平臺加購那一刻開始到商品真正送到其手中為止,整個流程都承擔著巨大的網絡安全風險。 發表于:11/11/2021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