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瀏覽網頁就能泄露手機號,起底騷擾電話背后的秘密|3·15晚會曝光 撥打騷擾電話的人是怎么精準地獲取了我們的瀏覽行為呢? 發表于:3/18/2022 德國信息安全局突然宣布禁用卡巴斯基為哪般? 德國信息安全局 (BSI) 15日宣布,企業應避免使用俄羅斯防病毒軟件卡巴斯基,因為擔心它可能被用于即將發生的網絡攻擊。 發表于:3/18/2022 銀保監會:今年將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 推動銀行業保險業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提升個人信息使用的規范性,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發表于:3/18/2022 這個互聯網“伴生”的重大安全漏洞,美國FCC要推動解決 BGP劫持嚴重威脅大網安全!美國FCC擬推動改進互聯網基礎協議安全。 發表于:3/18/2022 從北約量子安全通信測試看后量子密碼技術發展 3月3日,北約網絡安全中心(NCSC)完成量子安全通信測試。此次測試使用其專門的虛擬專用網絡(VPN)之一測試了“安全通信流”,并將其技術描述為“混合后量子VPN”,它將傳統加密算法與那些被認為是“量子安全”的算法混合在一起。 發表于:3/18/2022 烏克蘭安全機構拘捕為俄軍提供通信支援的黑客 烏克蘭安全局(SSU)聲稱已拘捕一名為俄羅斯部隊提供技術支援的黑客。該黑客利用電腦以及SIM卡盒等通信設備,協助與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對外通信,具體包括撥打匿名打話、傳達命令和指示以及向烏克蘭安全部隊發送招降短信等。據悉,該黑客在一天內協助促成數千通電話。 發表于:3/18/2022 以色列遭受網絡攻擊,多個重要政府網站癱瘓1小時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14日電(記者呂迎旭 王卓倫)據以色列政府和媒體14日消息,該國多個政府網站當天遭到黑客攻擊,短時間癱瘓。目前遭到攻擊的各個網站已經恢復。 發表于:3/18/2022 神誤報!微軟衛士稱Office更新是勒索軟件 微軟衛士近期一次云端更新,導致客戶終端上的Office更新文件被檢測為“勒索軟件活動”,幾小時內在網絡上引發了大量吐槽。 發表于:3/18/2022 NIST發布制造業工業控制系統環境下信息和系統完整性指南 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國家網絡安全卓越中心 (NCCoE)與NIST 的工程實驗室(EL)和網絡安全技術提供商合作推出了一份文件,以解決制造業面臨的網絡安全挑戰。該文檔提供了以數據為驅動的見解,并基于對幾個基本制造系統測試平臺的實驗室測試分析。 發表于:3/18/2022 美國退役網軍受雇傭監控全球,“制裁”來了! 美國立法要求:退役網軍30個月內不得為他國提供雇傭服務! 發表于:3/18/2022 知乎APP自動續費容易退訂復雜 專家稱有誘導消費嫌疑 日前,不少消費者反映,因在短視頻平臺等渠道被知乎小說引流,來到知乎平臺充值會員以繼續閱讀剩余部分,但在“自動續費”后,既無法明顯看到自己的會員身份,又無法在App內直接取消該功能,最終必須通過微信、支付寶、蘋果支付等方式取消。 發表于:3/18/2022 IDC:2025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超214億美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IDC于近日發布了《2022年V1全球網絡安全支出指南》。該指南從技術、垂直行業、終端用戶企業規模等多個維度展現了市場的發展情況,同時根據市場動態對未來五年(2021-2025)全球網絡安全。 發表于:3/17/2022 捆綁軟件、隱私泄露難杜絕?看看這家手機廠商是怎么做的 近段時間,關于手機用戶隱私泄露的問題層不不窮,有的不法分子甚至會假借免費Wi-Fi的名號,過度收集用戶信息,并進行軟件捆綁下載等操作,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發表于:3/17/2022 基于C3D的化學實驗室人員不安全行為模式識別 針對因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預防問題,提出了基于三維卷積網絡(Convolutional 3D,C3D)的化學實驗室人員不安全行為模式識別方法。定義了5種典型的人員不安全行為模式,以某高校化學實驗室作為研究區域,構建了人員不安全行為模式數據集,建立了基于C3D的人員不安全行為模式識別模型,并對模型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性能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在特定人員于特定實驗場景中出現上述5種不安全行為時,該模型在測試集上得到的F1指數平均值均能達到97%以上;在非特定人員與非特定場景中出現不安全行為時,模型能夠有效識別部分不安全行為。該研究成果預期可以為化學實驗室人員不安全行為的預測、預警、預防提供技術支持。 發表于:3/16/2022 反脆弱安全機制和后量子加密準備 在萊迪思最新一期的《反脆弱安全機制和后量子加密準備》的研討會上,我們討論了網絡保護恢復反脆弱安全機制和后量子加密面臨的挑戰、機遇和最新的可編程邏輯解決方案。 發表于:3/16/2022 ?…909192939495969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