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光電相關文章 柔性屏,柔宇從0到1的艱辛之路 一種全新的技術得到應用是需要時間和機遇的,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有機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發表于:1/6/2021 下一代顯示技術引電視巨頭爭“C位” 在電視領域,無論是早前的PDP(等離子)與LCD(液晶),還是當下的激光、QLED(量子點)、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Mini/Micro LED,新一代顯示技術之爭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在技術方向競爭格局未定的情況下,多數品牌選擇了“多條腿走路”,以期在新的競爭中不被市場拋棄。 發表于:12/31/2020 面板周期分析:韓廠延遲退產導致周期反復 周期,主導著半導體行業的螺旋發展,面板作為資本密度和技術門檻僅次于集成電路的半導體行業,經歷了數輪周期最終形成了當下的行業格局,我們試圖撥開迷霧探究面板周期的運行規律,和其背后潛在的投資機會。 發表于:12/31/2020 聯發科憑借天璣1000芯片步入中高端市場,超越高通,問鼎第一 在手機芯片行業,聯發科常年來屈居第二,只因前方有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那就是高通。 發表于:12/30/2020 創維液晶Mini-LED產品正式啟動量產 據創維數字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 年 12 月 25 日,創維數字旗下的創維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創維液晶”) 正式發布其 Mini-LED 產品啟動量產,并將于 2021 年 1 月份正式開始給國際電視大廠批量供貨。 發表于:12/28/2020 開工、下線,又一批集成電路產業迎來新進展 近日,青島惠科6英寸半導體項目、華進半導體二期先進封裝項目等一批集成電路產業項目迎來了新的進展。 發表于:12/28/2020 8英寸晶圓產能吃緊原因解讀:過往成熟制程投資不足 隨著5G的大力推廣,5G智能手機的滲透率提升,使得其中許多元件需求大幅提升。 發表于:12/28/2020 京東方屏幕進入蘋果供應鏈,國產屏幕質量獲認可 在手機圈,三星和蘋果的實力和地位可以說是高出其它廠商一節的,三星有完善的產業鏈,不僅能設計,還能生產,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僅憑自身實力做出一部手機,而蘋果則截然不同,只設計不生產,除了掌握一些核心技術,絕大部分零部件都采取全球采購方式獲得,而三星和蘋果剛好又有狠深度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在屏幕供應方面,每年新款iPhone屏幕幾乎被三星壟斷。 發表于:12/28/2020 聯發科成全球最高市占手機晶片制造商 占比達31% 據Engadget中國版26日消息,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里有超過1億臺手機是采用聯發科處理器,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約5%。 發表于:12/27/2020 重磅!ST2021年全線產品或將漲價 繼瑞薩、NXP先后發布漲價通知后,萬眾期待的意法半導體漲價函也來了。 發表于:12/22/2020 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后 中芯國際回應:10nm及以下重大不利影響 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美國商務部將多達66家中國實體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全面禁止接觸美國技術和設備,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于中國第一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發表于:12/21/2020 市場份額爭奪激烈,柔性屏如何加速前進 近些年來,柔性屏相關產品的熱度一直不溫不火。直到近期三星、華為等知名手機廠商紛紛推出了折疊屏手機,將市場對于折疊屏手機的熱情再度激發。而柔性屏作為折疊手機的關鍵部件,成為了各大面板制造廠商追逐的重點。 發表于:12/21/2020 布局印度市場 三星投資近500億盧比在印建面板廠 據EETelocom報道,印度北方邦政府周五表示,三星電子將投資482.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2.82億元),旨在將其智能手機與電子設備顯示器的生產線從中國遷至印度。 發表于:12/15/2020 手機拍照進化論:為什么需要圖像算法? 人類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攝影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用來拍照的不再只是鏡頭和傳感器了,背后還加載著一系列的圖像算法,它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處理圖像,并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 發表于:12/1/2020 中芯國際回應8英寸晶圓代工提價:新項目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 11月26日,中芯國際線上回應投資者提問,對于「是否對8英寸晶圓代工提價」問題,中芯國際表示,現有客戶訂單將按已簽訂合同進行,新客戶、新項目則由雙方協商確定價格,該公司也會通過優化產品組合來提升平均晶圓價格。 發表于:11/28/2020 ?…495051525354555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