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弗勞恩霍夫開發攝像頭雷達模塊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 當一個孩子跑到馬路上時,人類司機平均需要1.6秒踩下剎車踏板。配備雷達或者激光雷達傳感器和攝像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其反應時間縮短到0.5秒。但是如果汽車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行駛,踩下剎車前汽車將繼續行駛7米。 發表于:6/9/2019 一種毫米波頻段微帶同軸轉換結構 微帶線和同軸是微波系統中常見的兩種傳輸線,兩種傳輸線在低頻段一般的互連方式是直接焊接,同軸內導體焊接在微帶線的金屬帶線上,外導體安裝在微帶線的接地面上。這種連接方式在低頻段內對微波信號的傳輸影響很小,在毫米波頻段內,這種連接方式會導致毫米波信號的損耗增大。因此設計了一種毫米波頻段微帶同軸轉換結構,這種轉換結構在微帶線和同軸之間增加一個補償孔結構,有效降低了微帶同軸轉換結構的駐波比和插入損耗,提高整體系統的性能。 發表于:6/5/2019 數字化雙模高效率射頻功率源 射頻功率源作為射頻電源系統的核心組件之一,其頻率固定、轉換效率低下,已經成為了制約射頻電源系統發展的瓶頸。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射頻功率源在雙頻率工作模式之間自由切換的設計方案。采用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作為射頻信號源,選用德國IXYS公司的MOSFTE完成小信號的放大,提高了輸出頻率穩定度和轉換效率;采用并聯電感的方法降低了開關時的功率損耗;利用數控式選擇開關切換選頻網絡,從而實現系統在雙頻率下的適配。同時對提出的方案及理論進行Multisim仿真驗證。經過實物測試,該射頻功率源可以在300 W額定功率下實現13.56 MHz和27.12 MHz雙頻率選擇輸出,轉換效率能夠達到90.1%。 發表于:6/4/2019 基于多層板的多功能組件微波互聯技術研究 為了解決多芯片組件高密度互聯的難點,設計了一種基于復合多層板工藝的板間微波互聯結構。優化后的多層互聯結構在10 GHz~20 GHz范圍內只比直通微帶的插損大0.1 dB,駐波比大0.3;而在30 GHz~40 GHz范圍內只比直通微帶的插損大0.3 dB,駐波比大0.4,具備良好的微波特性。該多層互連結構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優勢,可以很好地解決組件高密度互聯問題。 發表于:6/3/2019 復雜電磁環境下無人機的雷達散射特性研究進展 雷達散射截面(RCS)是雷達隱身技術中最為關鍵的概念之一,它表征了目標在雷達波照射下所產生的回波強度。無人機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具有“小(低RCS)、慢(速度慢)、低(低飛)”的特點,而且受地理因素、氣象因素和非合作雷達輻射源等干擾的影響顯著。針對以上特點,給出了在復雜電磁環境的無人機的RCS特征及對雷達回波特性的影響,介紹了各種復雜電磁環境下無人機的RCS的研究進展。 發表于:6/3/2019 ADI 宣布推出突破性解決方案,將加快毫米波 5G 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部署 中國北京 –面向 5G 基礎設施的 RF 和微波技術及系統設計的行業領導者Analog Devices, Inc.(ADI) 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面向毫米波 (mmWave) 5G 基礎設施的新型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擁有目前最高的集成度,旨在降低下一代蜂窩網絡基礎設施的設計要求和復雜性。此解決方案整合了 ADI 的先進波束成形 IC、上/下變頻 (UDC) 和其它混合信號電路。這種優化的“波束至比特”信號鏈展現了只有 ADI 可提供的一組獨特能力。 發表于:5/31/2019 Sick推激光雷達車輛輪廓測量系統 可精確測量行駛中多輛車的3D輪廓 據外媒報道,德國領先傳感器技術開發商Sick推出基于激光雷達的流動式車輛輪廓測量系統(lidar-based free flow profiler vehicle measurement system ),該系統能夠對在流動交通,多車道中車輛的3D輪廓進行高度精確的測量。 發表于:5/30/2019 上海理工大學研發基于激光雷達的攝像機 可清晰拍攝45公里以外物體圖像 據外媒報道,在地球上進行遠距離拍攝是一項棘手的挑戰,而且遠距離從一個物體捕獲足夠的光線并非易事。此外,大氣層還會造成扭曲,讓圖像失真,而且嚴重的空氣污染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 發表于:5/28/2019 蘋果新專利曝光:高級加密汽車門鎖系統,為你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公布了蘋果新獲得的 59 項專利。其中與汽車相關的一個專利是高級加密汽車門鎖系統,該系統能夠阻止黑客入侵。 發表于:5/26/2019 無信號將成歷史 鴻雁星座系統首顆衛星發射 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將開始著手建設全球低軌衛星星座,并在今年發射系統的首顆星。整個星座主體預計在2023年建成,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由衛星提供的互聯網接入服務了。 發表于:5/22/2019 日產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與特斯拉一樣放棄激光雷達 據汽車新聞網報道,激光雷達在當今汽車業界可謂是爭議最多的技術之一。雖然許多車企和IT初創企業都借助該技術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在內的不少精英人士仍然對該技術不屑一顧。馬斯克在今年4月就曾對激光雷達(LIDAR)的使用提出了質疑。馬斯克認為,激光雷達過于昂貴笨重,并將其視之為自動駕駛發展的“拐杖”,“激光雷達不會成功。任何依賴激光雷達的人都會失敗!” 發表于:5/19/2019 工程師DIY了一個電源逆變器,直接用在了家里的電器供電上 TS350以我之前做的原型機TS350為基礎,采用了標準鋁制外殼,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采用13-16v直流電壓做功率輸入,將之逆變為低諧波失真的60Hz正弦波形式的110v交流電,在高達40攝氏度的高溫下,可以提供350VA的連續功率輸出。在升壓模式下,它可以提供高達400VA的最大功率,受限于輸入電壓和散熱,它只能在最大功率下工作一段時間。同時,它可以經受浪涌電流和瞬變沖擊,并可承受輸出端的短路。 發表于:5/19/2019 【熱門活動】2019中國西部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繼續由電子技術應用與中國電子展組委會共同策劃,我們邀請到了國內外領先半導體廠商、測試測量廠商、系統集成商的技術專家,旨在為設計微波射頻電路、模塊與通信系統的射頻/微波電路、系統的工程師奉獻一場高頻電路新技術盛會。 發表于:5/15/2019 我國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市場需求量巨大 有望占全球半壁江山 2018年的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數據發布大會發布了21類醫療設備在全國市場占有率數據,圖為2017年磁共振成像設備廠家的市場占有率,其中,國際巨頭GPS(通用電氣、西門子、飛利浦)為主的國際廠商仍走在前列。 發表于:5/14/2019 美國空軍成功使用激光系統擊落導彈 美國空軍宣布已成功使用激光武器系統擊落多枚飛行中的導彈。該系統最終安裝在飛機上,用于保護飛機免受攻擊。 發表于:5/12/2019 ?…33343536373839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