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劉振亞: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投資超2萬億美元 10月16日消息,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劉振亞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東北亞、東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投資分別為2.7和2.1萬億美元,將有力帶動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和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超過3000萬個。” 發表于:10/16/2018 劉振亞分享 四十年來中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歷程 2018年10月15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電力行業高峰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對四十年來中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分享。 發表于:10/16/2018 Vicor 首席執行官榮獲 2019 年 IEEE William E. Newell 電力電子大獎 日前,Vicor 公司(NASDAQ 股票交易代號:VICR)宣布 Vicor 首席執行官 Patrizio Vinciarelli 榮獲 2019 年 IEEE William E. Newell 電力電子大獎,Patrizio 獲此殊榮主要因為:“他在為分布式電源系統應用開發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電源轉換組件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極具遠見卓識的領導才能”。 發表于:10/16/2018 未來能源終極形態——“氫能社會” 在日本,氫能社會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日本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發展機構(NEDO)氫能主任大平英二在論壇上分享說:“氫能已經成為日本的基本戰略,成為全球首個國家戰略。2050年,我們的愿景是將氫氣作為可再生能源后的另一種新能源,并且制定了使氫氣價格從2030年的3美元/千克降至2050年2美元/千克的目標。” 發表于:10/15/2018 華北電大校長楊勇平:能源結構調整至少需要數十年 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化石能源短期內仍是“主力軍”,該怎么處理兩者關系? 發表于:10/15/2018 智慧城市累計規劃投資達3萬億 數據價值應再深挖 城市的“智慧”并不僅限于將原本線下完成的服務搬到線上,真正需要的是以數據為源頭,通過充分挖掘利用數據價值,提升城市的運行效率。在充滿熱情的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中,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將決定智慧城市的“質量” 發表于:10/15/2018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智能電網成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的核心 電力系統正面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能源安全需求壓力越來越大以及數字化社會對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等諸多挑戰,智能電網及其所有的智能技術、解決方案和設備是應對這種挑戰的不二選擇,并正在逐漸對電力、乃至于能源系統進行著不可逆轉的改變。 發表于:10/15/2018 【運維之道】電網設備智能運檢管控體系建設 舒印彪董事長在國網公司年中工作會議上關于“要大力推進全員創新,大力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營造鉆研業務、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的講話精神。 發表于:10/15/2018 正確使用功率分析儀中的趨勢圖 使用趨勢圖進行數據分析是很常見的分析方法,工程師結合實驗數據可以得到很多準確、規律性的結果。測量儀器中的趨勢功能如何使用呢? 發表于:10/11/2018 如何進行通信總線的隔離? CAN與485都是工業通信中常用的現場總線,做好通信總線的隔離防護是產品可靠、穩定的重要前提。如何做好通信總線的隔離防護呢? 發表于:10/11/2018 新型雙輸入Sepic直流變換器 在多輸入的分布式能源供電系統中,采用多輸入直流變換器替代多個單輸入直流變換器,不僅能夠簡化電路結構、降低系統成本,同時可提高分布式發電系統供電的可靠性。提出一種新型雙輸入Sepic直流變換器,該變換器具備結構簡單、電壓增益高、開關器件電壓應力低,既可單獨向負載供電,又可同時向負載供電等優點。分析雙輸入Sepic變換器的工作原理,給出變換器的輸入/輸出穩態關系式,最后通過MATLAB仿真驗證了電路拓撲和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發表于:10/11/2018 基于滑模變結構與內模控制 相結合的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針對VIENNA整流器需直流側電壓穩定且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魯棒性,提出一種基于內模控制和滑模變結構控制相結合的VIENNA整流器新型非線性控制策略。依據主電路拓撲建立VIENNA整流器的數學模型并設計了基于內模理論和滑模變結構理論的VIENNA整流器控制器。對此進行了仿真和實驗驗證,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該控制策略能有效達到控制目的,具有魯棒性強、動態響應速度快、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等特點。 發表于:10/11/2018 虛擬電廠:解決能源轉型的實際難題 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北京召開“虛擬電廠”工作組會議,對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起的《虛擬電廠用例》和《虛擬電廠架構與功能要求》兩項標準編制進行研討。什么是虛擬電廠?與此相關的標準又意味著什么?參與在京舉行的“能源轉型”高端論壇的專家,對此進行了一一作答。 發表于:10/11/2018 智慧能源智慧電廠等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互聯網+”創造發展條件 智慧能源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比較新的概念。 2009年,包括IBM專家隊伍在內的國際學術界提出,互聯互通的科技將改變整個人類世界的運行方式,涉及數十億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學術界開始提出要“構建一個更有智慧的地球(Smarter Planet)”,提出智慧機場、智慧銀行、智慧鐵路、智慧城市、智慧電廠、智慧電網、智慧能源(Smarter Energy)等理念,并提出通過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使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全球的“智慧”狀態,最終實現“互聯網+物聯網=智慧的地球”。 發表于:10/11/2018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建議: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規劃建設電網基礎設施體系 根據海南省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安排,于9月30日召開的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的聯組會議就我省電網建設重點問題開展專題詢問。為做好專題詢問工作,省人大常委會此前組成調研組,分赴海口、文昌、三亞等5市縣調研“十三五”以來全省電網建設的總體情況,并形成了關于我省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發表于:10/11/2018 ?…878889909192939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