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包裹追蹤系統通過采用RFID技術,對郵政包裹進行識別追蹤,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防止包裹丟失,如今已廣泛應用到郵政,航空物流等。
郵政包裹追蹤系統簡述
1. 郵政包裹追蹤系統組成結構
由附在包裹上的電子標簽、出入閘口的收發天線、標簽閱讀器、后臺管理平臺及內部通信網絡等構成。
(1)包裹監控中心設備(計算機、物流管理軟件等)
(2)入閘口設備(入口讀寫器、標簽閱讀器等)
(3)出閘口設備(與入口設備基本相同)
(4)電子標簽(可選用2.4G遠距離有源電子標簽卡)
2. 郵政包裹追蹤系統組成部分
第一部分遠距離讀寫器,即出入閘口讀寫器,它安裝在每個包裹出入閘口;具有定向分時收發,閱讀快速目標卡功能(卡移動速度大于200公里/小時)
第二部分 電子標簽,系統為每個貨物配備一張經過注冊的電子標簽,它安裝在貨物適當位置,電子標簽上附有貨物詳細信息,編號。該模塊內部有身份識別代碼以及箱內物品信息碼。當要出入倉庫的包裹到達閘口30米左右處時,閱讀器就能自動檢測到包裹的身份代碼(ID),ID以微波的形式加載并發射到讀寫器,讀寫器中的信息數據庫對該包裹進行核對及統計,通過通信網絡將信息上傳監包裹控中心。整個系統響應時間僅0.3秒。
包裹監控中心完成各出入閘口、包裹各類信息的接收、統計整理,對于防盜、緊急調整有著極其重要的及時性。
3. 各流通站點環境搭建
(1)中心局包裹裝配區域安裝遠距離讀寫器,把揀選確定后的貨物信息讀/寫入包裹上的電子標簽中。
(2)物流中心安裝遠距離讀寫器,在進行貨物分流的同時,實現數目復核完成發配工作。
(3)民航局安裝遠距離讀寫器,在進行貨物分流的同時,實現數目復核完成發配工作。
(4)利用編程器向電子標簽寫入數據,內容包括客戶希望加注的一系列描述,包括時間、地點、品種、數量、序列號等信息;
(5)每件小物品使用PVC外包,在封口除貼上防拆裝電子紙標簽。也采用2.4G有源電子標簽。
4、郵政包裹追蹤系統工作流程
(1) 中心局在每個小件物品貼上相對應的電子標簽,打包裝箱在外箱貼上電子標簽,通過紅外,當要出入倉庫的包裹到達閘口30米左右處時,閱讀器檢測到包裹里所有小件的存在。閱讀器把包裹的電子標簽內的編號通過通信網絡將信息上傳監控中心。整個系統響應時間僅0.3秒。監控中心通過電腦進行數據管理存檔并將數據傳輸至物流公司與民航中心監控中心。貨物發往物流公司。
(2) 物流公司接受到包裹之后,通過遠距離讀寫器,檢測運來包裹內貼有電子標物品的編號,讀寫器再把信息發射到數據庫心對該包裹進行核對及統計。確保貨物數量正確,發往航空公司。
(3) 民航接受到包裹之后, 遠距離讀寫器,檢測運來包裹內貼有電子標物品的編號,讀寫器再把信息發射到數據庫心對該包裹進行核對及統計。確保物數量是否跟中心局上傳的數據確保一致。
5、郵政包裹追蹤系統產品介紹:
遠距離:閱讀距離10米以內輕松實現。由于按考勤地點的實際情況,讀卡距離可設定。
運行穩定:有源卡閱讀距離穩定,不易受周邊環境影響。使用頻道隔離技術,多個設備互不干擾;
支持高速度移動讀取:標識卡的移動時速可達200公里/小時。
高可靠性:環境溫度-40℃-85℃內能完全正常運行(MTBF≥70000小時),尤其是在北方低溫和南方高溫狀態下更顯優勢,可以有效抵抗惡劣環境下空氣中的高粉塵和污染物以及陰雨等環境下,能夠保證設備正常使用。
加密計算與認證,確保數據安全,防止鏈路竊聽與數據破解;
高抗干擾和防雷設計:對現場各種干擾源無特殊要求,滿足工業環境要求,安裝方便簡單。
全球開放的ISM微波頻段,無須申請和付費。
超低功耗:使用壽命長,平均成本低,并且對人體安全、更健康,無輻射損害。可配置微波模塊工作方式,發射功率可調;
多識別性:可以同時識別200個以上標示,如果現場有多與200個以上的標示,我們有辦法進行處理。
結束語:郵政包裹追蹤系統在十米范圍內均可輕松讀到標簽,還能同時識別200個以上標簽,大大節省了時間,增加了包裹運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