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寬帶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近年來LBS移動定位業務發展迅速。根據PyramidResearch咨詢公司的預測,2015年全球LBS業務收入將超過100億美金;艾瑞咨詢也預測,2013年中國位置簽到服務的用戶規模將達到8100萬人。
LBS產業鏈涉及廣泛,包括芯片廠商、終端廠商、GIS/地圖數據提供商、技術平臺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等,其中獲取位置能力和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務是LBS業務的關鍵。
位置信息是移動運營商的重要資源,本文在LBS業務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對運營商發展LBS業務提出建議,并對運營商的LBS應用創新進行探討。
LBS市場分析
互聯網LBS市場分析
LBS應用是當前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熱點。以Foursquare為標桿,近年來國內移動互聯網公司推出各類LBS服務,如玩轉四方、街旁、嘀咕、鄰訊、16Fun等。傳統互聯網公司也普遍加強LBS服務,如百度、騰訊、新浪、搜狐、人人、盛大等。LBS成為了移動互聯網APP的基本配置功能。
不過基于互聯網簽到方式的LBS業務存在著以下明顯的不足之處。
1.用戶簽到率低。有人對FacebookPlaces、Twitter、Foursquare等美國主流LBS平臺分析統計,發現使用簽到服務的用戶只占17%。用戶不使用簽到服務的原因包括擔心隱私、沒有智能手機、缺乏動力、操作麻煩等。
2.用戶黏性不大,活躍度不高。當前各類應用和服務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缺乏持續性、有價值的服務,導致用戶容易流失或沉默。
3.盈利模式不清晰。當前盈利模式主要是頁面廣告、搜索排名和商家營銷合作,但普遍用戶規模偏小,盈利艱難。
互聯網公司正結合SOLOMO(Social+Local+Mobile)和O2O(Online+Offline)探索更多LBS盈利模式,如LBS與微博、電子商務、生活資訊、消費服務等結合,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落地。
運營商LBS市場分析
中國運營商從2001年開始開展LBS定位業務,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建設了LBS定位平臺,提供車輛導航、物流管理、安全定位等各類LBS應用。以中國移動為例,遼寧位置服務基地負責中國移動集團位置產品的研發和運營,對外提供車務通、手機導航、飛信位緣等多種LBS應用,并提供位置能力、POI數據、GIS等標準化LBS服務,在國內運營商中處于領先位置。
雖然運營商的LBS業務收入和用戶規模近年來得到不斷發展,但也面臨著很多挑戰。
1.車輛導航服務:當前各類GPS導航儀終端非常普遍,完全獨立于運營商;
2.物流管理與人員定位等服務:市場上有很多采用GPS的集成方案只是利用了運營商的GPRS或短信通道;
3.個人位置信息服務:互聯網公司基于智能手機APP提供類似服務,利用自己或第三方位置信息庫(如GoogleMap)與運營商直接競爭。
另外運營商在決策流程、商業模式、運營方式等方面相對比較被動,這些都影響了運營商在LBS市場的競爭和業務拓展。
運營商發展LBS業務的建議
充分發揮運營商的優勢
相對于互聯網服務商和系統集成商,運營商開展LBS業務具有四個方面的明顯優勢(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