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界動態 > 錢景誘人 BAT殺進遠程移動醫療市場?

錢景誘人 BAT殺進遠程移動醫療市場?

2015-03-14

    2014年,被稱為移動醫療信息化元年,可穿戴設備、遠程會診、醫療大數據平臺等新載體紛紛建立,以移動醫療為基礎的云端醫院、未來醫院、空中醫院、小微醫院等新概念層出不窮。

    資本市場更是熱捧移動醫療,大量VC/PE風投創投機構瞄準了這一領域,而資本的關注更是助推這一產業井噴。

  移動醫療產業,下一個投資金礦

  被視作“下一個金礦”的移動醫療產業近年正在快速熱起,大量VC/PE投入這一領域:繼去年7月獲得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9月初,春雨醫生又與好藥師達成重磅戰略合作,將直接向用戶提供網上藥品推薦和購藥服務;去年9月中旬,丁香園獲得騰訊7000萬美元投資,9月下旬,九安醫療iHealth品牌亦獲小米2500萬美元投資;去年10月,掛號網又拿到騰訊一億美元的C輪融資,這也是目前國內移動醫療企業獲取的最大一筆融資。

 0.png 

  ▲圖:近年VC/PE機構投資移動醫療情況

  截止去年底,騰訊已狂砸1億7千萬美元,入主丁香園和掛號網,馬化騰布局移動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野心路人皆知。去年12月7日, QQ健康中心首次亮相,用戶通過可穿戴設備接入手機QQ的健康中心后,通過開放式的健康管理社交平臺,用戶可以實時查看自己的健康狀況。

  不過,時下有能力與騰訊掰手腕,唯有殺進華爾街的阿里巴巴——從天貓醫藥館到支付寶牽手海王星辰,再到馬云設想中的終極殺器——未來醫院,阿里巴巴也一直想打開通往移動醫療的這扇大門。去年12月5日,阿里健康旗下首款產品“阿里健康客戶端”浮出水面。通過該手機客戶端,用戶可以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拍照上傳,社會藥店通過則以市場競價的方式響應電子處方,用戶則根據價格、服務、品牌等因素選擇提供藥品供應和配送的商家。

  不過,在國內,對移動醫療領域虎視眈眈的巨頭,決非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二馬想要獨自瓜分國內移動醫療健康領域,小米雷軍恐怕首先就不答應,京東劉強東可能也會有意見,當然,百度的李彥宏更不會坐視二馬在移動醫療健康領域談笑風生。還有蘇寧、國美、當當也想插足,讓自己也有移動醫療的三畝地。

  等等,不一而足。

  顯然,移動醫療已串起了一個長長的產業鏈,在這一產業地帶,既有傳統醫療服務廠商的長袖善舞,也有IT巨頭們的縱橫捭闔,還有風險資本的紛至沓來,亦可以看到移動運營商、數據公司、保險企業等許多企業摩拳擦掌的身影。

  在去年12月第四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并購大會上,清科董事長倪正東表示,中國不斷加劇的老齡化趨勢,獨居老人日益增多,人力成本持續上升將是移動醫療增長的豐厚基礎,移動互聯網和醫療健康將成最受投資者關注的兩大行業,而作為交集,移動醫療將在未來3-5年內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據IDC發布的中國醫療衛生十大IT趨勢指出,移動醫療將成為2014-2017年醫療機構重點建設的IT系統之一。當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在移動醫療方面先行一步,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例如Epocrates、WellDoc等應用。在國內,移動醫療的概念也于2012年起開始討論,時下App方面丁香園、春雨天下、白天使、杏樹林等移動醫療公司也開始了行業摸索,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隨著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逐步興起,移動醫療的軟硬件結合勢必引發下一個市場爆發點。

  目前最受到資本高度追捧就是可穿戴移動智能設備概念。互聯網醫療專家指出,在可穿戴設備提供的一眾功能中,健康管理、醫療檢測功能無疑是最具剛性需求,功能最具革命的一項。需求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注重健康管理,而老齡化、慢病患者的增加,也增加了對可穿戴設備實時檢測、遠程監控等功能的需求。供給端的可穿戴設備廠商也正積極地以可穿戴移動設備為數據交互中心,為患者提供移動智能云服務,采集并建立大數據庫,探索更多基于患者數據的模式創新,如為醫院診療檢測、為醫生輔助決策、為保險公司及時干預、減少保費支出等。因此可穿戴細分領域未來具有越來越大的想象空間。

 

2.png

 

  ▲我國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廠商和產品眾多

  艾媒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8億元左右,到2017年,將突破1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0%以上。而智研數據研究中心更樂觀,其提供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我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元左右,其中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市場規模約為47.7億元。

  3.png

  ▲我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我國可穿戴移醫療健康市場銷售規模

未來遠程移動醫療將“無處不在”

 從便攜式血糖監測儀到基于移動網絡的遠程會診,再到為各類慢性疾病患者遠程制定并執行日常治療計劃的社區醫療專業人員分布網絡……如今移動醫療正無處不在。

  國際醫療衛生會員組織HIMSS對移動醫療給出的定義為:mHealth,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衛星通信、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等工具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它包括:遠程患者監測、視頻會診、在線咨詢、個人醫療護理裝備、無線訪問電子病例和處方等。

  移動醫療作用明顯意義深遠。首先,移動醫療對老齡人口的治療(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療)更加便捷;其次,移動醫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間斷治療和拖延就醫的情況;再者,移動醫療可通過設備監控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不再是依靠患者的自我判斷;通過移動醫療,專家能實現不到現場、異地進行高清視頻網絡問診、指導手術;等等。目前國內移動醫療服務領域主要應用有:遠程教育與培訓、遠程數據采集、遠程監控與管理、針對醫療技術人員的協同診療與護理、疾病與流行病傳播跟蹤及診斷治療以及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支持等。

  如目前騰訊正打造微醫平臺,計劃與微信、QQ打通,讓醫院醫生接入即可為掛號網、微信、QQ用戶提供便捷的就醫服務,去年6月微信首家“全流程就診平臺”上線,使對老齡人口的治療更加便捷,也可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監控患者的治療效果。

  繼去年4月入主中信21世紀藥品交易網,挾美國上市之威的馬云近日放言“支付寶將用5-10年時間打造‘未來醫院’”,建立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以患者為中心的移動智能就醫平臺,讓專家能實現不到現場、異地就能進行高清視頻網絡問診、指導手術。目前支付寶打造的“第一期未來醫院”為我們描繪了看病流程“移動智能化”的一幕:你無須掛號排隊,無須眼巴巴緊盯叫號屏,無須為找不到醫生而苦惱,掛號、繳費、候診、取報告單等所有環節都可以在手機上輕松搞定——利用手機叫號終端,患者可以從手機上查詢實時的叫號情況,據此做出合理的候診時間安排;當需要交納醫療費用時,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繳納就診費用;還可以通過手機終端查詢檢查報告……

  而華為重金打造的智真移動遠程會診系統,目前采用真人大小的還原遠端圖像的技術,借用高清清晰的手術過程的實時編解碼,已可使在不遠千里的專家能觀看到與現場主刀醫生看到相同效果的整個過程……

  此外,國內移動醫療App已達2000多款,范圍涵蓋尋醫問診、預約掛號、購買醫藥產品、查詢專業信息等領域,如“春雨掌上醫生”、“用藥助手”、“5U家庭醫生”、“好大夫在線”等。

  6.png

  ▲移動醫療APP下載量和移動醫療用戶需求

  許多專家表示,移動醫療將是未來醫療形態,有了移動醫療,有了“云端醫院”,看病將不難,將更加隨心所欲。

  當前,工信部正醞釀出臺政策支持這一產業發展,國家衛計委、食藥監總局也非常看好這一產業前景。

  遠程移動醫療挑戰仍不少

  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跑出來的。雖然前景無限,未來移動醫療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還有不少。

  國內移動醫療尚未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雖然移動醫療健康行業市場大,但因為體系的復雜性,商業模式并不顯而易見。在國外,一些移動醫療產品已經有商業模式,主要是向醫院、醫生、藥企、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進行收費。例如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Epocrates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信息參考,2012年營收約為1.2億美金,其中75%來自于藥企,主要是為其提供的精準的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但是國內若主要靠藥企來維持,難免又陷入違規牟利的商業怪圈之中。國內移動醫療暫時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模式,這與國家在醫療方面的投入、人們對醫療上面的觀念意識方面都有關系。據悉,美國目前在醫療上的投入占到GDP16%左右,而我們是5%左右,且中國的人口眾多,分配到個人則更少。另外,我國在保險上的付費、政府來付費的產品還比較少,而在美國只要這個產品可以降低疾病風險,提高患者安全或滿意度,提高醫院效率,得到保險公司的強力支持并無問題。而我國醫療價格未呈市場化,商業醫療保險賺錢少不敢過多投入,因而即便市場很大,但可行的商業模式還得繼續進行摸索。

  移動醫療需經過很長時間的布局期和很高的成本投入才有規模成效。比如移動護理系統,一些綜合性醫院因為難以承擔上千萬元的啟動費用以及昂貴的后期維護成本,只在部分科室應用護理移動服務,且不能保證護士人手一臺移動終端,導致系統應用難得到充分發揮。這也急需國家和社會的加大投入。

  技術障礙亦是一個問題。目前移動設備面臨無線網絡信號不均勻、條碼識別率不高、待機時間短等問題,嚴重影響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同時,國內多數移動醫療沒有什么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規范化、標準化是一大挑戰。比如要實現移動護理,首先需要規范的醫囑術語和護理知識庫,但目前缺乏國家層面的標準。醫院內部基于新型業務的流程和模式尚未建立,應用效益難以評估等問題,也需要一一面對。而移動醫療行業在快速發展中亦產生了各種亂象——錯誤引導、醫療健康知識紕漏、應用健康指導越界、造成用戶健康負面影響等問題已經出現。未來移動健康和醫療這一公眾領域在手機應用上的發展是否會像現在的打車應用一樣被政府政策步步緊逼還不得而知,但由于不符合規范的行業從業者的存在,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非常注意這個行業出現的問題,即政府監管即將出現,而這將是雙刃劍的效應。還有,中國移動醫療行業想在全球范圍內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尤其需要符合國際醫療標準。但目前國內許多醫療實踐,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沒被納入國際醫療標準的范疇,缺乏國際制度性規范。

  存在定位不清、移動互聯網屬性不明等問題,也需要注意。很多醫療機構開發的APP,只是單純地把PC端系統搬到移動終端設備上,并沒有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優勢。比如目前大部分移動醫療產品將核心業務定位在預約掛號部分,然而患者到醫院后的診中部分卻是服務空白,需要移動互聯網的系統繼續支持。

  另外,用戶活躍度不高、使用頻次較低,亦使移動醫療叫好不叫座。這些都影響到移動醫療的推廣應用。現在移動醫療企業仍處于通過不同的產品功能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移動醫療產品還需要大量的培植教育。

  移動醫療這條路前方光明、前景無限,但這條路上也布滿霧霾,如何吹散前方的霧霾,還需要從業者、用戶、相關部門多方一起努力,才能全面暴發惠及社會,讓移動互聯網真正“改變醫療生活”。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a护士 | 黄色a级免费 | 热久久伊人 | 真实一级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99亚洲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天天爱天天舔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国产精选莉莉私人影院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午夜官网| 国产情侣草莓视频在线 |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 靠逼久久 | 亚洲精品videosexhd | 香蕉网在线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 色在线综合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西西 | 日韩免费成人 | 91短视频社区在线观看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蜜月 | 欧美在线 | 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欧美精品一区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黄色片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网欧美 |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的黄色影片 |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 日韩毛片免费看 |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国产全黄三级国产全黄三级书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性色 | 人人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已满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