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蘋果召開2015年春季發布會,正式發布Apple Watch。Apple Watch分為三個系列,Apple Watch Sport、 Apple Watch以及Apple Watch Edition。三個系列的表殼材質為鋁合金,不銹鋼和金,同時可以與多種表帶任意搭配組合。 Apple Watch Sport售價2588元到2988元,Apple Watch售價4188元到8288元,Apple Watch Edition金表版售價74800元到126800元。接聽電話、消息提示、運動記錄、監測心率等功能早已在其他品牌的智 能手表上出現,Apple Watch也并沒有帶來顛覆式的創新,面對高昂的價格人們不禁要問,Apple Watch會跟iPod、iPhone、 iPad一樣大賣嗎?在討論Apple Watch的銷售前景前我們不妨先看看智能手表的市場。
腕表的變革
人類很早就有了時間的概念,不同地區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來計時,在西方的能工巧匠不屑努力下腕表應運而生,無與倫比的便捷性使得腕表開始流行。看著那些制 作精良的機械表,我們不得不嘆服工匠們的“奇淫技巧”。隨著半導體、材料技術、電子技術的發展,六十年代末計時更準確、成本更低廉石英表誕生,石英表以及 后來的電子表的出現給機械表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是腕表界的一場革命。在經過了二三十年的低谷后,機械表又煥發了青春,美國、日本、中東以及后來的中國土豪 們又蜂擁而至讓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窮玩車,富玩表”,這里的表就是機械表,可見機械表在普通大眾的觀念中已經符號化,成為了一種象征。機械表已經超脫了本身的實際價值,被富裕階層所追捧,這是石英表、電子表難以逾越的鴻溝,也是智能手表所要面對的。
科技一直在進步,在機械表、石英表、電子表之后,智能手表逐漸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說到智能手表就不得不提Pebble,這是眾籌界的一顆明 星,2012年Pebble通過眾籌募到資金并于2013年初發售智能手表,截至2014年12月31日,Pebble旗下智能手表的銷量總和已逾百萬。 2013年9月末,三星Galaxy Gear發售憑借強大的品牌等優勢后來居上,2014年6月市調公司NPD發布報告稱:自2013年10月以來,美 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為9600萬美元,其中,三星電子斬獲了78%的份額;Pebble則獲得了18%左右的份額。2014年03月19日,谷歌宣布了為 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智能平臺Android Wear,隨后三星、LG、MOTO等分別發布各自的Android Wear產品。2014年3月10日凌 晨(北京時間),傳聞已久的Apple Watch發布。
個性化表盤,接打電話,消息震動提醒,快速瀏覽、控制音樂播放、心率、App智能擴展,所有的智能手表幾乎都是這樣。時至今日,智能手表的功能和定位都是智能手機的延伸,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手機伴侶,再加上續航的短板,智能手表并不被所有人看好。
Apple Watch的野望
個性化表盤,接打電話,消息震動提醒,快速瀏覽、回復信息,控制音樂播放,發送 Sketch、Tap 和心跳,紀錄健康數據、每周發 送 activity 數據,支持 Siri,自動顯示登機牌,簡化酒店入住流程,支持 Apple Pay。這幾乎是Apple Watch的所有功能 了,與之前的智能手表相比,并沒有什么顛覆性的功能。
Apple Watch的定價卻遠高于其它品牌的智能手表,除了品牌溢價外還有什么?我們先來看看蘋果做了哪些事情:從Burberry挖來前CEO Angela Ahrendts擔任蘋果的 零售高級副總裁,雇傭Burberry社交媒體高管 Musa Tariq出任蘋果社交媒體部門負責人,挖來Burberry 在數字時尚銷售領域擁有的 豐富經營的數字與交互設計副總裁 Chester Chipperfield,擔任產品銷售主管的是前LV高管 Jordan,聘請 Yves Saint Laurent的前任 CEO Paul Deneve任高級副總裁,聘請瑞士奢侈手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銷售總 監Patrick Pruniaux。
眾多時尚圈大腕和腕表界名人的加盟,讓蘋果有足夠的底氣打出設計與奢華的招牌,是否會被認可尚需 時間來驗證,但我們足以看清蘋果在智能手表領域的野心,所圖非淺。我們再看一份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 (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 FH)的報告。我們可以看出Apple Watch的材料選擇,發 布地區,版本劃分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Apple Watch給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電子產品。
即便主打設計、奢華也不能抹去電子產品工業化大批量生產所帶來的低附加值,也許Apple Watch或者說智能手表所面對的最大對手是Casio等稱 霸的電子表領域,是科技更新換代所必須經歷的新舊交替的刀刀入肉的割據戰。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消息:LVMH旗下旗下高端手表品牌 TAG Heuer(豪雅)準備推出智能手表產品,說明高端手表并不是老頑固,不拒絕新事物,也許這才是他們活下來的根本,Apple Watch將面對 更多的對手,其實同樣的手段在石英表時代早已使用過,并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消費者的觀望
蘋果自己希望Apple Watch有更廣大的前景,不僅僅定位在低端智能手表,不過消費者似乎并不十分買賬。我們看一些市調機構的數據:
根據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的統計,大多數用戶愿意購買300美元以內的智能手表,其比例高達65%。300-399美元的智能手表的用戶購買比例僅為4%。
今年2月,Adobe在1000名擁有iPhone或iPad的美國用戶當中展開這項民意調查。調查發現,2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可能”或“很有 可能”購買一款可穿戴設備;而在上述用戶中,67%的用戶稱他們“有可能”或“很有可能”購買蘋果的Apple Watch。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今年1月份的一項民調顯示,18%的iPhone6/Plus用戶表示,他們將“絕對”購買蘋果Apple Watch。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的最新報告,備受期待的蘋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將很快主導智能手表市場。該機構預期,Apple Watch 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540萬塊,占到全球智能手表市場份額的54.8%。
UBS 分析師 Steven Milunovich 進行的調查顯示,Apple Watch 明年將會獲得成功。這次調查有4000位消費者參與,UBS 發現,有10%的消費者表示,在未來的12個月內,很有可能購買智能腕表。
眾多的市調機構對Apple Watch的前景進行了預測,有的看好有的看衰,僅憑市調并不能完全反應現實,一塊百達翡麗價值高還是1000塊 Casio價值高?一塊Edition版的Apple Watch價值高還是100塊低價的Pebble價值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時至今日 Apple在大眾中的影響力早已遠遠超過雄踞腕表行業霸主地位的Swatch Group,這種知名度的推動力是巨大的 。可以預見的是 Apple Watch將會和其它的智能手表一起先將這個市場做大,將會在中低端與電子表競爭,在高端向奢侈品領域進軍,還將與率先起步的智能手環展開競 爭,畢竟手腕的位置是有限的。續航時間太短,沒有顛覆性功能,太貴,需要搭配iPhone使用,你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不買Apple Watch,對于很 多買的人來說只需要一個理由“他是蘋果”。
也許智能手表現在還不完美,不過對于它的未來我們還是有很多期許的,將來的某天也許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柯南才能做的事,比如麻醉毛利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