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日益被人們重視,采用ARM核心板設計的溯源秤,則可實現日常消費的肉菜溯源追蹤,了解其產地、生長過程、流通環節、檢驗檢疫等信息。
關于牛的身世,你忽略了什么?
“想要抓住TA的心,先要抓住TA的胃”。為了暗慕已久的TA,小E苦心研習多道秘制菜品,其中包括秘制醬牛肉。來到肉菜市場選料,小E有點懵,肉菜市場遠不如大型連鎖超市的敞亮,攤點上待售的肉品雖看不出異樣,但怎樣判別它們的加工日期?怎樣追查它們的來源身世?
牛肉身世的追溯,需要依靠一套完整的肉菜溯源體系。一頭牛從飼養到出欄,再到加工廠、進入零售終端,每一個流程的信息都會記錄在一張溯源卡內,同時溯源卡還將記錄這一批牛肉的數量。
在零售終端,則主要通過溯源秤來實現肉菜溯源。
溯源秤也叫追溯秤、網絡秤、射頻識別計價秤等,利用溯源秤作為銷售終端機,實現食品信息錄入、傳遞、記錄食品安全信息(如檢驗檢疫信息)、交易信息,并向消費者打印質量溯源憑證(追溯碼)。
溯源秤常見支持功能:
· LCD液晶,用于稱重、計費、計價等信息顯示;
· RFID讀卡,讀取溯源卡、標識卡等產品流通數據;
· 微型打印機,打印小票、追溯碼等;
· 以太網或3G、WiFi功能,接入后臺溯源系統,查詢、交互溯源數據;
溯源秤設計方案示意:
牛肉在進入菜市場或專柜、超市,溯源卡內的信息(產地、生長過程記錄、生產日期、流通環節情況、檢驗檢疫信息等)會錄入到溯源秤中,當消費者用溯源秤稱重時,每打印一張小票,肉菜追溯體系數據中心就會相應地減少可以打印小票的肉品數量。
如果消費者在市場某攤檔買到一塊可溯源牛肉卻打不出小票,則表示此前的銷售行為中,可能有其他不能溯源的肉混在其中,遇到類似問題則需要慎重對待該攤檔或該批次肉品。
下次到菜場,不要忽略了肉菜身世的追查,如果有溯源秤而檔主未使用,可要多留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