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完全統計了下,業內選擇在這一天召開媒體見面會的,就有近20家企業。在這種記者被大量分流的境況下,Qualcomm(高通)中國舉辦的“2015高峰論壇”仍然吸引了眾多媒體目光。究其原因,這是高通非常重要的年度產業大會,另外,這也是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檏時隔五年重新回歸后的首次媒體見面會。
孟檏:我可能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
在媒體人眼中,孟檏是一個受歡迎的企業高管,不僅因為其親和及讓人信賴的氣質,也因為他對待媒體的那份到位的坦承。
五年之后為何再次回歸高通,對于這樣一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孟檏認為是挑戰和機遇使然。
“現在ICT行業正處于萬物互聯的轉型期,對于高通來說,技術和使命也隨之擴大,這是一個挑戰。2002年我加入高通時,當時正處于推動CDMA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包括后來我去摩托羅拉等公司任職,一路好像都是在迎接挑戰。把挑戰轉化為機遇,我喜歡這種感覺。”
除此之外,作為典型的工科男,孟檏對于移動技術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而當下的物聯網機遇,則給予了他為之奮斗的激情。
他笑稱,和之前做中國區總裁不同,董事長更多的是關心戰略層面的事情,也有更多時間關注行業變化。
“眼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技術型的跨國企業,高通如何將自身和中國的發展很好的結合起來?”
發布中國市場全新品牌形象
這一舉措應該也是孟檏規劃中國戰略的第一步。
品牌宣傳語是一個帶有詩意和遠方的詞——“此刻 享未來”,傳達高通始終著眼未來,領行業之先開展投資從而加速整個生態系統發展的承諾。
跟高通多年,單獨面向中國市場發布品牌形象,印象中這還是頭一次。目前高通全力推廣的“驍龍”品牌,也僅僅是Snapdragon的中文名稱。
這是否意味著高通中國區將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孟檏表示,以前美國公司發展路線基本是這樣:先服務于美國市場,在此基礎之上再向海外拓展。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市場,對于這個市場,高通覺得有必要和其他區域做出區分。
“希望通過對品牌的打造,進一步闡釋高通的創想和發明為中國無線和半導體生態系統、其它垂直行業、以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價值。”孟檏表示,“率先面向中國市場發布品牌只是第一步,以后大家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第一’。”
基于這一品牌戰略,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合作層面,高通正在發生改變。
除了內置驍龍芯片的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已廣泛使用,高通還支持中國運營商在較大范圍內推出了支持LTE Advanced Cat.9/Cat.6載波聚合的“4G+”網絡,推動移動通信技術更快速升級。
今年6月,高通聯手中芯國際、華為、imec共同研發14納米先進制程工藝。并在8月與中芯國際聯合宣布采用28納米工藝制程的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應用于主流智能手機。業界普遍認為,這是28納米核心芯片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重要一步,同時開啟了先進手機芯片制造落地中國的新紀元。
同樣在今年,高通宣布與貴州省達成諒解備忘錄,探討成立一個獨立的中國法人實體,開發和銷售供中國境內使用的、以高通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技術為基礎的芯片組。這一新的中國實體預計將包括戰略性商業合作伙伴的參與,以加速產品在中國的采用。
除了在傳統優勢技術上加強和中國合作,高通也正向更多的領域布局。
比如在汽車領域,根據第三方機構預測,在2018年投入市場的汽車中,60%都會具備聯網能力。目前高通已和全球超過15家汽車制造商進行合作,全球已有超過兩千萬輛的聯網汽車內置高通3G/4G連接解決方案,這其中也包括中國汽車廠商。
“在最近大熱的無人機和機器人領域,高通也越來越多開始采用智能手機的相關技術,將極大降低制造成本和技術復雜性。”孟檏表示,“未來的機會很多,我們也在關注,但還是會基于高通現有優勢之上進行發散和拓展。”
高通對于機器人和無人機技術需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