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發科引資/聯發科不缺錢 要的是商機;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傳親自率隊拜訪大陸大型半導體基金,為后續陸資參股鋪路,考量的并不是公司缺錢,而是放眼龐大的大陸內需市場商機,以及大陸官方“2025中國制造”的政策。
先 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北京呼吁大陸官方,若臺灣不開放陸資投資晶片業,即禁止非大陸制產品銷陸。此一建議尚未成為大陸官方正式的政策方向,但以紫光在 協助大陸官方發展半導體業的地位,趙偉國的一席話,仍然讓臺灣IC設計廠為之警惕,深怕若無法與陸資接軌,就會少了大陸市場這塊大餅。
業 界人士分析,就聯發科最新財報來看,截至9月底帳上約當現金近1,600億元,其實并不缺錢,但在半導體產業走向大者恒大的趨勢下,未來任何投資的金額只 會愈來愈高。聯發科若能藉由引進陸資,與當地形成同盟,無論是擴大口袋深度,或是參與進行中的5G規格制定,抑或是明年8月仍需大陸官方點頭的晨星合并 案,都是有利無弊。
另一方面,智慧手機市場將進入“規格疲勞期”,受各界期待的物聯網(IoT)商機又暫時未能接手,明年市場動能青黃不接,聯發科若能藉由引進陸資,也有利于增強抵抗力。經濟日報
2.紫光的半導體夢有多大?
特約撰稿 莫大康
自去年“624大基金”推出,中國半導體業進入一個新時代。紫光無疑是一匹黑馬。雖然是新加入者,但它的行動己引起業界高度關注。觀察紫光的行動,盡管有些人認為它可能是政府的“白手套”,而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予以否認,說自己僅是“產業界里懂資本的人”而己。
與其它中國半導體公司相比,紫光的風格標新立異。除積極入股美國、我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外,它不斷展現自己的宏偉目標,反映它的勇氣與決心非同一般。
4 月,紫光提出要做全球第一,展訊的CEO李力游解釋為爭取5~10年后手機芯片出貨量全球第一。5月25日,紫光首次明確提出5年內的4大目標:紫光集團 芯片業務營收達百億美元;手機芯片市占率達世界第一;進入全球fabless前三名;紫光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千億美元。11月5日,清華控股的同方國 芯公告擬向清華控股下屬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募資800億元以投入半導體業務。其中,600億元擬投入制造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用以收購臺灣力成 25%股權,162億元擬投入對芯片公司的收購。11月,紫光還提出要籌集資金3000億元,欲成為全球芯片制造商的第三。
中國半導體業 一直以來呈“追隨者”的恣態,而紫光的出現打破了沉寂的局面,開始發出聲音。盡管紫光的動作不太可能為旁人理解,外界的質疑聲甚多,認為單純利用資本運作 是不可能的。但作為企業一定要有勇氣與決心,缺乏目標是萬萬不能的。正如近期趙偉國所言,“如果不能成為全球前三大廠,很難在芯片產業中發展。接下來的5 年是關鍵,中國市場很大,每年進口芯片金額比石油還多”。
另外,中國半導體分析師王艷輝(老杳)也作了更深刻的評論,“這種瘋狂的舉動,不可能出現在傳統的體制下,更不是一般國企能做得到的!”。中國電子報
3.提早布局美國制造,外資力薦臺積、三星競買GF;
日前消息傳出,中東產油國阿布達比擬出售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持股,獨立證券研究機構Summit Research認為臺積電(2330)、三星與高通可能是最適合買家。蘋果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雖然也被點名有財力購買,只是兩公司的興趣應該 不高。
臺積電與格羅方德是競爭者關系,兩方都在爭搶蘋果晶片訂單,不過Summit Research分析師Srini Sundararajan認為,未來如果蘋果要求晶片全面在美國本土生產,接手格羅方德股的股權等同買到入場券,值得得臺積電與三星考慮。 (investors.com)
至于高通方面,Sundararajan認為擁有自己的晶圓廠可省下不少代工費用,但為了喝牛奶來養一頭牛,高通是否真有這個必要,Sundararajan則沒有做交代。
今年半導體產業并購熱絡,雖然臺積電目前還是靜敲敲,但也沒有完全排除對外并購壯大的可能。臺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上個月接受路透社專訪時曾透露,屬意的收購對象必須符合擴充產能或智慧財產權的要求,而格羅方德正好符合條件。精實新聞
4.ARM處理器鼻祖長什么模樣?
今年是ARM處理器問世25周年,一個熱衷6502單晶片的網站制作了第一代ARM處理器ARM1的模擬網頁,讓你用瀏覽器就可以看到,現在許多手機、平版、iPhone、iPad所用的ARM處理器鼻祖長什么樣?
1983年,英國劍橋Acron電腦公司旗下一個團隊,拜訪過美國處理器設計后,決定仿效6502單晶片架構,花了18個月設計出了一款新的處理晶片,也就是第一個ARM處理器ARM1。
這 顆處理器大約只有2萬5千個電晶體,采用3,000奈米制程,遠不如Intel今年剛推出采用14奈米的Skylate Core i7處理器擁有13.5億個電晶體。但是,這顆處理器卻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是后來,任天堂、蘋果、各式主流手機或平版所用的ARM處理器的鼻祖。
ARM1 直到1985年才制作出樣本產品,但沒有量產。直到1986年才真正開始量產第二版處理器ARM2。1980年蘋果開始和Acron合作開發ARM處理 器,直到1990年,這個團隊才正式獨立成立了現在眾所皆知的安謀國際科技(Advanced RISC Machines,簡稱ARM公司)
為了紀念ARM處理器問世25周年,Visual6502.org網站制作了一個網頁,以動畫形式來模擬ARM1的運作過程。想一探ARM處理器鼻祖的模樣,打開下面這個網址就可以看到
而ARM1實際產品(樣本)模樣如下(圖片來源CC授權 by Fibble)ithome
5.展訊:做強智能終端芯片,做好“云-網-端”的一極;
本報記者 陳炳欣
近日,展訊通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力游表示,展訊已連續3年增長20%,2016年將推出14/16納米產品,在4G、5G時代快速拉近與高通、聯發科的距離。
這 只是展訊通信近來做出的一個市場動作。此外,展訊表示將推出主打安全的芯片解決方案,并和元心操作系統、中科虹霸虹膜識別技術相結合,共同組建智能終端安 全防護體系;展訊今年推出主打產品SC9830 4核5模LTE智能手機芯片,受到客戶歡迎;展訊的智能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已獲得三星、HTC、華為、聯想、小米等終端客戶支持,在全球范圍內大量出貨。
這家年營收即將突破15億美元大關的IC設計公司,與其背后紫光集團所打造的巨大平臺的支撐息息相關。2013年,紫光收購展訊、銳迪科,確定公司將聚焦于以互聯網應用為核心的IC和IT服務,打造一條完整而強大的“云-網-端”產業鏈。
廣 闊的平臺為展訊提供了發揮空間。“展訊致力于智能手機、功能型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手機芯片平臺開發,基于高集成度、高效能的芯片,可提供完整的交鑰 匙平臺方案。解決方案涵蓋高端制程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提升、多媒體功能升級、手機安全方案、智能感測方案、音頻優化技術、圖像品質提升技術等。”李力游表 示。
2014年展訊與銳迪科整合后,合計出貨量達到5.5億顆,芯片出貨量穩居世界前三。2015年第一季度,展訊超越聯發科,在全球3G基帶市場份額中,躍居世界第二,預計2015年出貨量將達到6.5億顆。
展訊目前全球員工4000多人,今年計劃新招800人,真正提高研發效率。展訊也大量投入知識產權的布局。李力游透露,除申請專利外,展訊還會通過與第三方合作購買專利。
近年來,展訊在海外市場也取得很大成績。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日漸成熟,增長已經見頂。但人口數量眾多的亞非拉市場受當地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以及網絡建設狀況的制約,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李 力游表示:“展訊2G時代就曾在海外市場取得突破。展訊的產品品質不僅得到全球最大的幾個海外運營商,如Vodafone、Orange等的認可,同時還 積極與新興市場的新興運營商,如Reliance等合作,第三季度展訊在印度3G市場奪得了出貨量第一的好成績。展訊將不斷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投入,海外市 場將是展訊下一步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
“再強調一下,展訊已經完成了從一個局部市場(如TDS在中國)到全球市場芯片供應商的重要轉 變。對我們的領導能力,管理水平及效率都是挑戰和考驗。我們在人才國際化、布局全球化、產品多樣化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隨著明年的16nm和14nm產 品推出,我們將完成產品低、中和高的全面推廣,可以和其他對手站在同一起點上。”李力游進一步指出。中國電子報
6.銳迪科微電子:定位物聯網新方向
本報記者 劉靜
11月13日,銳迪科微電子與中國移動物聯網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其專用模組能力為基礎,以設備云服務、物聯專網卡、SIP模組等為切入點,共同打造高整合度的智慧云家電解決方案,為家電廠商提供成熟的商業化服務。
這個自2014年被紫光以9.07億美元收購的銳迪科,正在堅定的向新的物聯網方向發展。按照紫光副總裁兼銳迪科董事長任志軍的說法,“物聯網芯片市場前景廣闊,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聯網專用芯片將是銳迪科未來產品發展的重要方向”。
眾所周知,同為紫光旗下的銳迪科和展訊曾是競爭關系。2015年,紫光為兩家公司重新調整了定位,銳迪科負責的業務從手機基帶、射頻前端、電視芯片擴展到圖像傳感器、連接性芯片以及物聯網等新領域中。
根據銳迪科在2015年5月物聯網芯片內部研討會上透露的產品路線圖,其手機基帶芯片主打超低成本市場,并將在2016年實現All in one的目標,降低目前因多頻段支持需要多顆芯片的高成本;電視芯片將在2016~2017年轉戰數字電視和智能電視芯片市場。
選擇拓展物聯網業務,或許銳迪科看中的正是這個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據記者了解,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到2018年,僅中國的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就將超過1.5萬億元。
“多年來在移動通信Modem、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射頻、WiFi、藍牙、全球定位系統等多項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積累,使銳迪科在物聯網芯片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銳迪科微電子總裁趙立東曾這樣形容銳迪科選擇物聯網芯片領域的必然性。
自2014年3月推出第一顆專門面向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的定位及其衍生應用的RDA8851GL芯片后,短短一年多以來,銳迪科在物聯網領域動作頻繁。
今 年8月,銳迪科與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簽署合約,正式落戶重慶南岸區,以促進銳迪科物聯網芯片的研發、創新及產業化,并填補西部“缺芯”空白。10月21 日,銳迪科又推出了集成度物聯網系統專用芯片RDA5852,以具備強大多媒體處理能力和集成了WiFi、藍牙等多種無線連接功能的微處理器,為智能貓 眼、網絡攝像頭、無線音箱等設備提供靈活的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銳迪科的目標是成為物聯網芯片的行業領導者。作為國內少數成功設計并大規 模量產包括數字基帶、射頻收發器、功率放大器、射頻開關、藍牙、無線、調頻收音等全系列數字及射頻產品的集成電路供應商之一,銳迪科優秀的技術創新能力, 超強的芯片整合能力以及低成本運營能力或許正是其定位物聯網領域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