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價格戰”日趨激烈,企業該如何尋找出路呢?這迫使我們進行一些技術思考?,F在OFweek半導體照明網匯總12種LED新技術及應用,看看哪個才是你的菜?
可完全覆蓋可見光波長的“標準LED”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宣布,與日亞化學工業共同開發出了覆蓋整個可見光范圍的LED光源。兩機構利用中心波長不同的多個LED元件和多種熒光材料,開發出了在整個可見光范圍(380nm~720nm)均具備充足光強度的光源。由于這種光源可作為評測固體元件照明器具的標準光源使用,因此此次的開發成果被命名為“標準LED”。據透露,這項成果出現之前,并沒有一種能用于固體元件照明器具的高精度分光測量、并覆蓋整個可見光范圍的標準光源。
鑒于在LED的制造和開發現場利用該“標準LED”,可對固體元件照明器具進行高精度的特性評測,并有望為加速產品開發和提高性能做出貢獻。對此,日亞化學工業方面表示,此后將會推進該“標準LED”的量產準備。日本產業綜合研究所方面則表示,將會進一步改良在此次的“標準LED”開發中采用的光譜精密測量技術,研究開發面發光光源及紫外光和紅外光范圍的光源評測技術。
單一分層柱狀LED產生單一像素白光
制作白光LED,不是采用白色磷光體(phosphor)材料涂布包覆于單色LED,就是將紅光、綠光與藍光LED混合在一起?臺灣大學的研究人員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正在開發一種技術,能從單一分層柱狀(tiered-column)LED產生單一像素(pix)的白光。其基本概念是,將量子阱(quantumwells)嵌入在同一基板上生長、排列非常緊密的氮化鎵(GaN)與氮化銦鎵(In GaN)奈米柱(nano-rods)。
據研究人員指出,那些LED陣列是以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OCVD)脈沖生長方法制作,能達到比采用傳統制程技術更佳的發光性能。他們所生長出不同截面尺寸的多節(multi-section)奈米柱,相較于單節奈米柱能展現更寬廣的發射頻譜,而開發這種多節奈米柱LED,目標就是能發射出免磷光體的白光。與此同時,該研究團隊也正在研發以表面電漿強化發光,提升效率并避免衰減效應(droopeffect),以及藉由增加頻寬的調變催生可見光高速通訊。
全新設計的聚合物OLED照明產品
秀米是一個移動端內容制作和發布平臺,提供豐富的模板和好用的體驗,讓你快速制作出極具新意的內容,打動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