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等媒體集中報道了虛商170、171號段實名制落實不到位,成垃圾短信、電信詐騙的重災區現象。這些報道不僅讓消費者產生了巨大共鳴,也讓主管部門工信部緊急約談了三家違規率高的虛商。
但這也讓眾多虛商喊冤,認為這事不能全怪自己,也有著不法分子通過破解實名制相應的技術漏洞來獲得非實名制卡;網上公開叫賣二代身份證信息,從而方便別的不法分子辦卡等,虛商難以解決的困難。
不過,說來說去,虛商自己對渠道把控不嚴。尤其是工信部多次強調、約談實名制、違規率問題后,虛商仍舊對實名制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才是根本原因。
風起渠道:助推虛商用戶不斷創造新高
兩年前,虛商剛剛拿到移動轉售試點牌照時,各個躊躇滿志,認為自己可以改變電信行業的一切。
但用戶增長緩慢,商業模式得不到市場認可等情況澆滅了虛商的熱情。虛商將目光聚焦在渠道上。
例如,蝸牛早在2014年8月便召開了第一屆渠道合作伙伴大會,到去年已經舉辦了三屆;遠特通信召開合作伙伴大會時宣布,為合作伙伴提供永久分成;去年,迪信通也召開了渠道合作伙伴大會,并宣布將投入1億元打造魚水式渠道政策,如大力發展社會微小零售渠道及加盟渠道,實施“長期分成+靚號提卡費100%返還+豐富獎勵”計劃等。
大力發展渠道帶來了用戶規模的飛速增長。正是與渠道商合作后,虛商用戶才從之前的每天個位數、十位數的增長,變為成百上千的增長。
僅以聯通移動轉售企業用戶增長為例,2014年5月才開始正式規模放號,6個月后的2014年11月,才實現用戶超百萬,而9個月后的2015年8月,用戶便超千萬。
敗在渠道:亂象橫生 違規率嚴重
對于用戶發展不利的虛商來說,渠道商就像是一劑猛藥,可以讓虛商短時間內便獲得大量用戶。
但虛商對于渠道的管控能力卻是個大問題,野蠻生長所帶了的便是其背后的種種不正規,如養卡,黑卡、串貨等等。
而已經依賴于渠道商發展用戶的虛商已經基本喪失了與渠道商合作的話語權與主動權,只能被動的依賴渠道。
從一份聯通內部有關移動轉售違規率數據報告中也可以看出,目前依靠渠道實現用戶發展領先的虛商的違規率都在50%以上。
壯士斷腕:渠道管理需用猛藥
對于虛商來說,違規帶來的惡果已經顯現,從國家監管部門,到消費者,再到輿論監督的媒體,對于虛商存在大量的電話詐騙、垃圾短信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而170就是詐騙這一印象在媒體、用戶口口相傳的放大下已經觸及到了虛商生死存亡的問題。
虛商應該醒醒了,別在無病呻吟的叫屈了?,F在,虛商不妨學學自己的老大哥電信運營商對于非實名制卡零容忍,該停機就停機,對于詐騙電話、垃圾短信該關就關,尤其是對于違規嚴重的渠道該砍掉就砍掉,還用戶一個和諧的通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