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間,一份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新通知令業界興奮不已。政府拋出了今年光伏發電18.1GW的建設指標,該數字不僅比2015年的17.8GW提高了1.6%,同時扶貧及領跑者計劃指標、分布式等項目都不列入計劃,因而今年指標規模實際高達20GW以上。不過甘肅及新疆、云南等暫停新增建設等內容也出人意料。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建設數量雖大,但下半年的新能源整體行情未必會超越上半年,而受競爭拿電站指標的影響,供應商也可能會遭遇層層壓價的問題。
這份業內廣泛流傳的新文件全名為《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第一財經記者尚未在國家能源局官網中查到。
新政指出,2016年下達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是18.1GW,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GW,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是5.5GW。這一總量的分配已變為“地面電站加光伏領跑者計劃”等兩部分,而在2015年時新增的17.8GW建設指標主要是指“集中式地面和分布式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本輪新政中的18.1GW這一數量不含“扶貧”指標,這與去年的政策截然不同。去年河北、山西、安徽、甘肅以及青海都有部分指標用在扶貧項目上,但今年都沒有涵蓋在18.1GW中。山東地區也取消了今年的地面電站指標,全部轉向扶貧,這一舉動讓業內外大感意外。正泰集團一位高層向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山東地區不知是否還有新的動作,對于一些在當地準備大干特干的公司而言有很大影響。
那么,全國今年的光伏扶貧總量預計是多少呢?光伏資深專家王淑娟就指出,2016年3月23日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在16個省的471個縣約3.5萬個建檔卡貧困村,要以整村推進方式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包括殘疾人)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以5kW/戶考慮,200萬戶的總裝機容量達到10GW;按照25kW/戶考慮則可達到50GW。考慮到扶貧的經濟效益,可能更接近50GW規模。因此,未來5年的扶貧規模在10~50GW之間,即每年的規模為2~10GW。
此外,國家能源局還規定北京、天津、上海及重慶、西藏和海南等6個地區不設建設規模上限,相比2015年的政策,可見海南也被納入到了不設限的范疇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地區不設光伏電站上限的理由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土地緊張,電站基本沒地可見,比如上海、北京等;有的則是資源稟賦不足。在重慶,每年的發電小時數約900小時,光照資源不足;西藏地區,一方面不需大量地面和分布式電站,另外土地本身條件也不好。舉個例子,地面電站對行走要求、打樁機工作仰角及安全都有一系列要求,通常坡度要小于30度,而西藏山地并不適合。另外一些西藏牧民居住分散,無電地區安裝500瓦~1千瓦的儲能光伏電站足夠一家人做飯、燒水用,整個西藏的電站建設規模可能不超過200兆瓦,除了拉薩地區之外,周邊項目并不多。
總體來看,雖然國家給出了18.1GW的建設新增指標,但加上扶貧、分布式電站等之后,今年的整體指標應遠不止18.1GW。不過正泰集團前述高層預計,今年上半年總計可能有15G瓦的數量,下半年整體市場雖不算差但未必超越今年上半年,“上半年不少公司使用的是2015年計劃指標,為了趕在630電價不降之前并網電站,光伏量就大大超出了預期。(在電價政策上,三類光伏資源區的光伏電價1元每千瓦時、0.95元每千瓦時、0.9元每千瓦時將在2016年6月30日之后繼續向下調整。)而下半年,國家不太可能突然對電價一刀切,而是會選擇明年某個時段繼續下調,所以企業也不會一窩蜂地將項目建在下半年,可能會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