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并利用世界首個3D打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厘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
患者主刀醫生、3D打印人工椎體研究團隊負責人劉忠軍教授表示,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出來的人工椎體是按照患者的解剖結構完成脊椎結構重建及固定的。裝上這樣一枚從形狀到功能都與人體原本解剖結構相近的人造脊椎,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和工作。據了解,過去常常是使用鈦網內填入自體或異體碎骨作為椎體間支撐器材,但鈦網一旦移位,壓迫脊髓,患者就會癱瘓。
據悉,2009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將3D打印技術引入骨科領域。經過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歷經多年研制及臨床觀察,今年5月6日,全球首發金屬3D打印人體植入物——人工椎體誕生并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批準,標志著在3D打印植入物領域,我國已居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制造將造福更多患者。產品國產化后也將打破國外產品對高端市場的壟斷,大幅降低價格,為患者節約大筆醫療支出,對推動整個3D打印產業鏈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獲得注冊的人工椎體產品,屬于直接植入人體的三類骨科植入物,為我國監管等級最高的醫療器械產品。該產品是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醫生劉忠軍、蔡宏和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研制的。該團隊研制的3D打印人工髖關節產品作為我國首個獲得CFDA注冊批準的3D打印人體植入物于2015年獲批,意味著3D打印植入物得到認可。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