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以天價并購恩智浦半導體,創下半導體產業史上最高并購金額。 高通預見了什么趨勢? 還是什么危機? 記者采訪了高通董事會執行主席雅各布布(Paul Jacobs),提及砸錢背后最重要的原因。
今年十月底,手機芯片大廠美商高通(Qualcomm)宣布將以約47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另一家芯片業者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創下半導體產業史上最高并購金額。 兩個星期后,高通董事會執行主席雅各布布(Paul Jacobs)接受記者訪問,首度提及砸錢并購最重要的原因。
“我不是為了產品,而是因為恩智浦擁有數千名客戶,”雅各布布說,為了應付高訂制化、多元垂直應用的物聯網產業,高通現有的數百名手機客戶還不夠,必須借重恩智浦數以千計的客戶,才能在物聯網時代取得成功。
智能手機成長不再高通冒險以小吃大
高通最為人所知的產品是通訊芯片,Oppo、小米、宏達電的旗艦手機,都采用高通的處理器平臺。 不過,高通最主要的獲利來源并不是賣芯片,而是向手機企業收取專利授權費。
過去,雅各布布曾在媒體專訪時信誓旦旦地說,賣芯片只是為了增加專利授權,高通并非半導體公司。 確實,高通一直是手機通訊標準的主要制定者,該年度68.5億美元的獲利當中,有六成貢獻自專利授權,等于每天凈賺9700萬人民幣。 幾乎每一家手機企業都得按照手機售價的一定比例,乖乖繳交俗稱的“高通稅”。
不過,隨著智能手機成長趨緩,以及在中國市場被控壟斷,高通2015年財報中,專利授權收入衰退至16.88億美元,僅剩下2013年的四分之一。 高通勢必要開拓手機以外的客戶。
“現在,每家公司都想要讓他們的產品連上網路,”雅各布布認為,除了轉型中的傳統科技廠,許多新創企業都投入物聯網領域,甚至大型網路公司如Google也積極投入標準制定。 但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廣泛、尚未有確定的商業模式,車聯網已有汽車電子產業打下的基礎、且市場夠大。
看中恩智浦通路能力轉型強攻車聯網
“我們在物聯網看到了同樣的機會,合力強攻車聯網,”雅各布布認為兩家公司共識很高。 恩智浦去年剛并購另一家半導體業者飛思卡爾(Freescale),根據調查研究機構IHS Technology 報告,恩智浦在汽車電子半導體市場占有率達14.4%,是全球最大汽車電子芯片供應商。
雅各布布說,高通與恩智浦各有擅長、絕少重疊業務,兩者就像兩塊互相吻合的拼圖,高通的通訊模組可以放在恩智浦的產品中,恩智浦的銷售通路則能夠刺激活絡市場。
“讓車子變更聰明、更電子化,在車輛的內容,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雅各布布說,除了較容易聯想的定位、聯網與自動駕駛功能,車聯網的進階應用甚至可延伸至健康領域。 雅各布布舉例說,透過感測胸骨的震動程度,可監測駕駛的心臟健康。
野村證券分析師沙爾(Romit Shah)則發布報告認為,收購恩智浦,讓高通跨入過去不熟悉的車用電子領域,并在2020年5G大規模采用前,帶給高通穩定的收益。 “我們并購恩智浦后,市場將有劇烈轉變,”雅各布布興奮地說道。
不過,恩智浦擁有7座半導體晶圓廠,以及7座半導體封測廠,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封測廠還位于高雄。 《華爾街日報》提出高通必須面對的問題:全球共3.3萬名員工的高通,沒有管理高技術性工廠的經驗,并購4.5萬名員工的恩智浦,以小吃大的文化與管理沖擊在所難免。
對此,曾經信誓旦旦說高通絕非半導體制造商的雅各布布,也不得不改口,坦承這個世紀并購將讓公司的運營核心產生變化,“嗯,我想我們將變成一家很不一樣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