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這幾年的英特爾半導體制程更新速度變緩,不過臺積電、三星等廠家的進度卻相當之快。雖然說三星和臺積電的實際工藝并沒有達到英特爾的水平,不過已經相當接近了。
臺積電主要半導體工廠均設置在臺灣,僅有一座位于美國。不過最進關于臺積電準備將3nm工廠搬到美國的消息讓臺灣政府的神經都繃緊了。臺積電作為臺灣市值最大的企業,如果他們將工廠遷往美國,對于臺灣的沖擊可想而知。消息人士透露,臺積電要搬遷到美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點是臺灣的環保評估作業完成時間無法滿足臺積電的需求;再加上臺灣作為環島,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并不理想,而3nm工藝芯片的制造,需要有極為穩定的供電,這兩個變量讓臺積電產生了到美國建設工廠的想法。
在傳出臺積電有意赴美設廠之后,臺灣行政院、經濟部、環保署緊急出面,表示會啟動專案協助,希望臺積電等企業能夠繼續在臺灣深耕。其實臺積電此舉更多的是在向臺灣當局施壓,希望可以獲得更好的設廠環境。臺灣科技部愿意協助將近50公頃位于南科高雄園區土地,也希望臺積電能夠將3nm工廠再此設立。但是臺積電對于3nm量產的時間定在了2022年,但是臺灣并不穩定的電力供應會讓3nm的制造產生負面影響。而環保評估方面,臺積電一旦選擇在南科高雄區設廠,從投資方案提出到通過環保審查,恐怕5年的時間,這會讓臺積電無法接受。
臺灣工研院IEK指出,3nm工藝可能是摩爾定律下電晶體制程微縮的最后節點,它將銜接1nm制程以及1nm以下的次納米新技術和材料,甚至會涉及到量子電腦的布局。臺積電在對3nm工藝并不只是考慮環評、電力等硬件設施,他們更為看重的是當地是否具備未來半導體次納米制程技術與關鍵材料的研發實力、人才需求和產業鏈生態體系。臺積電已經回應,明年上半年才會決定3納米晶圓的設廠地點,心在說臺積電赴美設廠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