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媒體(GizmoChina)用讀寫速度跑分軟件AndroBench 5.0測試華為P10,結果顯示,不同的華為P10系列手機會顯示出三組不同的讀寫速度。
根據華為官方的性能測試顯示,麒麟960搭配UFS 2.1閃存的連續讀取(Sequential
Write)速度超過800MB/s,連續寫入接近180MB/s,隨機讀取超過140MB/s,隨機寫入也有14MB/s左右。而UFS
2.0閃存的連續讀取速度一般在400MB/s以上,而寫入速度在100MB/s以上。eMMC標準閃存的連續讀取速度只有200-300MB/s之間。
因此,根據跑分結果華為P10系列手機采用了三種不同的閃存:UFS 2.1、UFS 2.0、eMMC 5.1。但外界普遍認為華為P10系列采用UFS 2.1閃存,因此外界認為華為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
負面曝光之后,華為終端、余承東數次回應該事件,承認華為P10系列存在混合采用多種閃存的同時,認為不同閃存并不影響手機體驗。
虎嗅從中摘取幾個要點,分析華為的回應有哪些不在理?
回應要點一:不同的閃存不影響手機體驗
華為終端回應:
“一部手機的體驗是否流暢,不是單純由某個單一部件性能決定的,而是由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綜合設計和優化來決定。”
“根據消費者實際應用場景在所有整機解決方案都進行了嚴格且苛刻的測試,不同解決方案在整體性能上都達到標準,能保持體驗的一致性。”
余承東微博回應:
“我們在軟硬件的聯合優化設計上,已經確保了即便使用EMMC存儲的,仍然保持良好的實際使用性能體驗。”
“我同時在使用Mate 9和P10 Plus,幾個月使用下來,我沒有感覺到我這款使用EMMC存儲的P10 Plus有任何性能體驗上的問題。”
所以他們說不同閃存體驗無差別,可能嗎?
首先,UFS 2.1、UFS 2.0、eMMC 5.1都是什么
eMMC和UFS都是存儲器的一種標準。其中eMMC是面向移動終端的內嵌式存儲器標準規格,曾是最當紅的移動產品解決方案。2011年2011年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簡稱JEDEC)發布了第一代通用閃存存儲(簡稱UFS)標準,希望能夠替代eMMC。
第一代UFS的表現并不佳,但從UFS 2.0開始,能耗已于eMMC持平,且傳輸速度遠超eMMC,eMMC 5.1讀取速度在600MB/S左右,而UFS2.0則達到了1400MB/S的速度,UFS2.1的速度則更快。如果要說缺點,UFS二代的生產成本高,常用于高端產品。
基于以上事實,華為認為三種閃存的表現只存在于“跑分”之中,站不住腳。
而且,華為Mate 9的官網介紹中,也赫然寫著,UFS 2.1比上一代技術提速100%,還能帶來“難以想象的高速與流暢”。#難道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所以如果靠華為員工努力,UFS 2.0和eMMC 5.1就能達到UFS 2.1的效果,旗艦級又何必用新一代芯片呢。
其次,UFS供應商三星有話要說
三星曾制作視頻為大眾解釋UFS究竟比eMMC快在哪里,包括UFS響應速度是eMMC的3倍,大型游戲更流暢、快速連拍能力強20%、載入照片縮略圖更快等等。
(更快載入照片縮略圖)
回應要點二:跑分不代表手機表現
華為終端回應:
“過去很多年,業界一些評測機構都用不同跑分軟件來衡量一部機器的性能,但這并不能代表一部手機的綜合體驗和產品優劣。同樣,用某些跑分軟件去測試單個閃存器件的相關性能,也不能準確反映出整部手機的系統能力和體驗感知,更不符合用戶的真實使用場景。”
“單一器件的跑分,并不能準確反映出整部手機的系統能力,不同閃存是生產時隨機配置的,不存在歧視和欺騙消費者的情況。”
余承東微博回應:
“跑分、配置和規格并不代表真正的用戶體驗,今天的存儲器也一樣。”
事實上呢,華為自己就曾拿跑分做賣點。
在華為自主研發芯片麒麟960的發布會上,華為曾將芯片跑分圖拿出來作為“證據”,向觀眾證明麒麟960相較于其他芯片的讀寫速度優勢。
回應要點三:從未宣傳華為P10系列只采用特定閃存
華為終端回應:
“華為P10從未宣傳過只采用某一特定型號。”
的確,無論是在華為P10的發布會,還是華為官方的宣傳頁面上,都沒有給出閃存類型。但悄悄地使用不同型號閃存就沒有錯了嗎?
知名數碼博主@草Grass草認為,在麒麟960發布會上,華為曾表示一定使用UFS 2.1,無疑向外界傳達了“麒麟960+UFS 2.1”是華為旗艦標配的概念。
新浪科技駐美記者鄭峻認為:
“用eMMC不是錯,畢竟UFS供應難,大家可以理解。華為好像也沒說過P10用什么閃存。有問題的是,不該無差別混用讓消費者抽獎,畢竟這是核心部件,賣一樣的價格,買到eMMC的用戶心里肯定不舒服。此外,也不該宣稱eMMC和UFS可以‘保證體驗的一致性’。其實補償eMMC用戶或者降價就可以給市場交代的事情,非要死扛著。這事就這個觀點。”
而且華為的“抽獎式”混用,與蘋果的多供應商制并不一樣,@草Grass草認為:
1、蘋果 A9芯片,臺積電版本完爆三星版本,蘋果也沒有告知消費者,可以說性質最接近華為;但是 A9兩款的差距不會高達3倍以上,而且好歹都是A9吧;
2、蘋果閃存也存在 TLC/MLC 混用,但是這是不同容量采用不同的顆粒,小容量版本必然不如大容量版本,這也就意味著你可以花錢買個放心;
但是 P10/Plus 是完全混用,也就是意味著你花錢也買不了放心。
3、蘋果 iPhone 7這一代混用 intel 和高通基帶,但是區別很明顯:全網通是高通,其他 intel;而且蘋果可以壓制了高通,兩款基帶性能表現一致。
但是 P10/Plus 不同的顆粒,差距達3倍以上。
回應要點四:多種閃存混用,因供應商嚴重缺貨
華為終端回應:
“華為P系列手機是全球千萬量級銷售的產品,如果對核心元器件使用單一解決方案供貨,將導致新品上市供應不足,不能保證消費者在第一時間體驗到新產品。”
余承東微博回應:
“最近關于P10系列手機閃存同時采用UFS和EMMC兩種方案的問題,核心原因是供應鏈閃存的嚴重缺貨,至今我們的Flash存儲仍然在缺貨之中。”
華為甩鍋給三星了,但無論如何,這也暴露了華為在供應鏈上存在不足。閃存工程師@逸叔認為,閃存產量的確受限,用戶需要做好產能預估才能避免缺貨問題,“凡是做好預估的,今年都沒有遇到缺貨的問題,只不過是價格要高點。”
在他看來,廠商“要合理協調好與供應商的關系,尤其是對于手機這種出貨預估比較麻煩的產品,要做好出貨的保障”,而華為這種體量的客戶“完全可以和其他的供應商協調好關系。如果認為是供應商卡住了所以沒法買到足量的UFS2.1,這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買不到足量原料,也是華為內部的供應鏈沒有做好前期準備。”
回應要點五:不存在欺騙消費者
華為終端回應:
“不同閃存是生產時隨機配置的,不存在時間批次和隨機安排芯片檔次的問題,不存在其實和欺騙消費者的情況。”
余承東微博回應:
“我們更不會去干偷工減料的低劣之事,始終把消費者利益與價值創造放在首位,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是華為成立近三十年來始終堅持的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華為堅稱“不存在欺騙消費者的情況”,“始終把消費者利益與價值創造放在首位”,是不是這樣大家自己判斷吧。
回應要點五:友商抹黑我們
余承東微博回應:
“個別友商看到華為P10手機的全球熱銷十分眼紅,大肆抹黑我們,誤導消費者。”
退一萬步講,就算此次閃存門是由“友商”挑起并推動的,華為本身是否有不當之處。危機之下,給消費者一個合理解釋、態度、補償措施是華為應該對外做的,而處理與“友商”的競爭、供應鏈問題是華為的私下功課,不是不能談,但多說無益。
另外,在最近的華為P10手機缺疏油層的問題上,余承東同樣先說是“友商大量炒作丑化我們”,而后才表示屏幕存在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對于少量已經賣出的早期沒有帶疏油層的P10手機,在華為體驗店提供了涂抹疏油層的解決方案,消費者可以去涂。”
總結下來,在閃存門爆發前,華為就在P10系列手機中混用不同型號閃存,而不告知用戶。閃存門爆發后,華為又說不同型號閃存不影響使用,是友商抹黑。
華為在此時間上可以說是“一錯再錯”,但卻不認錯,好不容易靠產品積攢的口碑,這下子恐怕打擊不小。華為此次事件的連續公關行為都讓人聯想到前不久的美聯航事件,任正非昨晚(4月20日)在戰略預備隊座談會上也提到,“美聯航不以客戶為中心,而以員工為中心,導致他們對客戶這樣惡劣的經營作風。華為會不會是下一個美聯航?”
希望華為后續可以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堅持下去,越富越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