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成:聯網報警系統通常由前端設備(包括探測器和緊急報警裝置)、傳輸設備、處理、控制、管理設備和顯示、記錄設備部分構成。
前端探測部分由各種探測器組成,是聯網報警系統的觸覺部分,相當于人的五官和皮膚等,感知現場的溫度、濕度、氣味、能量等各種物理量的變化,并將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適于傳輸的信號。操作控制部分主要是報警控制器。
接警中心負責接收、處理各子系統發來的報警信息、狀態信息等,并將處理后的報警信息、監控指令分別發往報警接收中心和相關子系統。
二、分類:根據信號傳輸方式的不同,聯網報警系統組建模式分為以下幾種:
1 分線制:探測器、報警裝置通過多芯電纜與報警主機之間采用一對一專線相連。
2 總線制:探測器、報警裝置通過相應的編址模塊與報警主機之間采用報警總線(專線)相連。
3 無線制:探測器、報警裝置通過相應的無線設備與報警主機通訊,其中一個防區內的緊急報警裝置不得大于4個。
4 公共網絡:探測器、報警裝置通過現場報警設備和/或網絡傳輸設備與報警主機之間采用公共網絡相連。公共網絡可以是有線網絡,也可以是有線一無線一有線網絡。
三、作用:聯網報警系統是指當非法侵入防范區時,引起報警的裝置感知出現危險情況信號。入侵報警系統就是用探測器對建筑內外重要地點和區域進行布防。它可以及時探測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測到有非法人侵時,及時向有關人員示警。譬如門磁開關、玻璃破碎報警器等可有效探測外來的人侵,紅外探測器可感知人員在樓內的活動等。一旦發生人侵行為,能及時記錄入侵的時間、地點,同時通過報警設備發出報警信號。
四、發展:
第一代入侵報警器是開關式報警器,它防止破門而入的盜竊行為,這種報警器安裝在門窗上。
第二代入侵報警器是安裝在室內的玻璃破碎報警器和振動式報警器。
第三代入侵報警器是空間移動報警器(例如超聲波、微波、 被動紅外報警器等),這類報警器的特點是:只要所警戒的空間有人移動就會引起報警。這些入侵報警系統在報警探測器方面有了較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