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合作的前提是雙方可以實現利益疊加,通過產品升級將一些難以發揮出來的效果通過與友商的合作來提升品牌價值,實現雙贏。而魅族即便是在與高通發生訴訟并失敗后,依然沒有放棄聯發科,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魅族如此偏袒MTK芯片?
如今魅藍新logo已經被曝光,即便不會分離出去,但是品牌獨立運營是必然的,到的時候魅族如何選擇?聯發科還會是魅族的首選嗎?
目前在芯片市場中,有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多家廠商都有能力生產智能手機的處理器芯片,其中高通的驍龍處理器被認為是業界最好的芯片,安卓手機廠商爭相首發,就連三星S8都是首發驍龍835來爭奪市場。華為現在一直使用自主研發的麒麟處理器,而小米則是高通的忠實粉絲,澎湃處理器已經開始使用,OV則熱衷于高通中端芯片驍龍6系列。魅族目前并沒有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能力,而魅藍也即將要和魅族分家,聯發科到底將被如何定位?
魅族品牌與魅藍如何定位?
魅藍自品牌建立之初就是定位于千元機型級別的,與早期的榮耀、紅米類似,榮耀如今獨立運營,推出的新機榮耀9更是顛覆了行業,敢于和小米6、OPPO R11爭鋒,而紅米系列銷量則早已過億,今年的618大促中紅米note4X奪得了銷量冠軍的位子,而去年推出的魅藍note5憑借爆款的身份,成為國產千元機的代表作。
而現在,魅藍從產品定位上,自然會與魅族機型有所區別。那么,如何定位?魅藍繼續深耕中低端手機市場,魅族則會向上走,以配置和硬件性能占據一席之地。這樣一來,魅族機型就不得不使用高通處理器,聯發科也只能留給魅藍來使用了?
這樣的運作模式與小米和紅米之間的定位頗為相似,品牌定位不同,產品自然有很大的區別。只是,紅米也沒有專門設計新的logo,魅藍的新logo則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聚焦,將魅藍的優勢通過品牌logo和定位與魅族品牌區分開來;一個是品牌升級,之所以魅藍能有新的logo,則表示沿用之前魅族的logo是不妥當的,新logo將會促進品牌升級,那么,魅藍不光是在千元機型級別推出產品,以后是否還有可能推出高配置的中高端機型。
魅族走高端的唯一路徑就是與高通握手?
魅族MX系列和pro系列都是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的機型,即便是使用聯發科處理器,但是在與高通的爭斗中依然是落下風的,去年魅族在與高通的專利訴訟中失敗,要繳納不少的專利費用。雖然魅族不一定認可高通,但是錢都已經花了,不用高通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此外,要與小米、一加等手機品牌競爭,就需要有一款高配的機型,而高通處理器是最好的選擇。魅族目前的機型售價最高的也不過2000多元,而OV現在已經漲價到3400元左右,還是中端機型;小米也開始漲價,最高售價的小米MIX售價是在3500元左右,華為則已經與上了5000+,只有魅族還在3000元以下徘徊,在高端價位市場,魅族需要一款機型來拉升品牌。魅藍與魅族分家之后,狙擊OV則可以聯發科的頂配芯片為出發點。通過雙品牌上下其手,才能達到魅族品牌的升級。
所以,無論是魅族還是魅藍品牌,或許會以此次的分離為轉折點,不光產品線做大,機型競爭力也會因為品牌聚焦而有所改變,而握手高通則很可能是這一改變的開始。
處理器性能過剩,聯發科還有機會?
為什么OPPO、VIVO的旗艦機型一直都在使用高通驍龍的6系列中端處理器?因為如今智能手機的發展不是單靠芯片來吸引用戶,諸如拍照、內存、電池、系統的優勢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單一功能強悍的機型一樣會成為爆款。
安卓機型的性能過剩就成為提升市場的主要制約因素,目前的現狀是硬件發展太快而軟件應用還未能充分占用這部分提升的硬件性能,所以,即便是去年的驍龍821擺在現在依然是很強的一款處理器,在性能上足以滿足現有機型的需求。
而聯發科在過去的一年里因為在工藝上沒有能跟上主流的16nm工藝,還使用20nm的X20,相比高通驍龍在發熱和功耗上都有較大的差距,致使今年的聯發科今年損失掉了大部分的訂單。為了彌補不足,聯發科將X30工藝提升到10nm,跨越式的發展被業內稱作是“大躍進”,到底性能表現如何就看在新機pro7上的表現了。
拋棄聯發科,魅族還是魅族嗎?
魅族之所以在近兩年里發展被掣肘,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素是沒有使用高通的高端處理器,因此魅族也被稱作是萬年聯發科,即便是在聯發科不如意的時候,魅族依然保持著和聯發科的合作。究其緣由,無非是聯發科的芯片成本上要比高通低廉,高通動輒就以專利為要挾,每年光是購買專利就要花費不少,因此才有了此前魅族與高通的專利訴訟。
聯發科目前在與臺積電積極研發基于7nm的芯片技術,據悉在2018年上半年會量產,即便是性能再不濟與高通也不會相差太大,因為去年的戰略失誤聯發科吞下了苦果。而這時魅族的支持,對于聯發科來說則意味著還有機會與高通相爭,只要聯發科在一款機型上的表現優于高通則有可能重回智能手機廠商的視野。
魅藍分家之后魅族的品牌定位一定會有所改變,然而不變的是對于成本和利益的追求,只要聯發科還是那個聯發科,魅族就還是那個魅族,能降低成本推出爆款,干嘛還要舍近求遠,偏偏入高通的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