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風華高科)成立于1984年,是國內率先引進片式多層臺詞電容器生產線和技術的高新科技企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長為我國最大的新型被動元件制造商。今天的風華高科,擁有者被動元器件領域的國家級研究開發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同時也是國家新型片式元器件產業化基地。2015年還從國家科技部獲準通過“新型電子元器件關鍵材料與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在電子元器件材料領域設立的企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風華高科成長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在2017中國(成都)電子展的現場,風華高科營銷中心副總監王延安給了我們答案。
“強大的研發團隊和核心的材料體系是風華科技領先國內其他被動元器件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風華高科擁有三級研發體系,最頂端,風華研究院專注行業趨勢、前瞻技術、材料體系建設;子分公司的研究團隊關注專用材料研發、產品更新換代、技術提升和成本下降;子公司或分公司工藝技術部門創新小組負責制造工藝方面的研發工作。這樣的三級研發體系促成了風華高科在技術、材料和生產各環節都得以不斷創新成長。
另一方面,風華高科區別于其他被動元器件廠商的很重要一點不同就是擁有自己的材料體系。據王延安介紹,風華高科生產被動元器件所需的漿料、瓷粉等關鍵材料,其中70%都由其電子工程開發分公司來提供。該分公司的材料除主要供應風華高科之外,也會部分出售給同行企業。
“通過產能擴充和外延并購,我們要努力在2020年實現雙百億目標,即資產額和營業額都達到100億。”
風華高科的成長壯大主要來源兩種途徑。一種是積極擴充產能,另外一種就是通過并購的形式外延,豐富產品結構。在2014年的時候,風華高科通過定向增發,成功在資本市場募集12億資金用于主業擴產,主力產品規模大幅提升,產能得到大幅擴張。
除了自身產能的擴充之外,風華高科還有意通過圍繞主業的外延并購方式,豐富產品結構,挺進高端市場。2015年,風華高科以5.9億元收購了國內最大的移動及可穿戴設備軟硬結合板供應商,也是國內最大的智能手機攝像頭用COF&COB基板供應商奈電科技,從而在柔性線路板FPC產品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2016年,風華高科投資2.8億元成功要約收購從事精密電阻的臺灣光頡40%股權。光頡是一家具有膜制程、厚膜制程整合能力的專業被動元件制造商,在膜熒光技術、多層堆棧繞線技術方面具備業內領先技術,亦具備高頻電感、厚膜電阻等被動元件制造能力,產品應用于眾多國際品牌大廠。最重要的是,光頡在北美、歐洲都有完整的銷售團隊和成熟的銷售模式,這為風華高科快速打開國外市場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
在行業利好的大環境下,風華高科“優化電子元器件主營業務結構,做大做強核心片式元器件業務,實現分立元件制造向集成器件及模組制造的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總體戰略目標穩步推進。
“這一場缺貨潮預計將持續到2017年第二季度。目前來看,市場對風華高科的發展還是非常有利的。”
自從2016年開始,被動元器件領域就陸續出現供貨緊張甚至個別類別產品缺貨的現象。及至2017年4月份,國巨、厚聲、旺詮、華新科等被動元件大廠都發布漲價通知,普遍超過10%。究其原因,源于智能終端無線端射頻覆蓋頻域的擴大、產品設計的集成化與非規則化、各種物聯網新興應用產品與技術的落地,使被動元器件應用需求量快速增長。同時,日韓等被動元器件巨頭近年來開始收縮中低端產線聚焦高毛利產品,導致了需求端緊張加劇。在需求側的持續增長與供給側的前端布局調整共同作用下,缺貨與漲價成為被動元器件市場的主旋律。對于風華高科而言,雖然產能有所提升,加之收購光頡帶來的產品線擴充,但是依然無法消化日韓巨頭退出而釋放的市場。因此其加大投入、進一步提高產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