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專家成功找到具有指定特性的二維半導體的制造方法,使將來制造微型電子設備成為可能。
俄羅斯科學院生化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列昂尼德·切爾諾扎通斯基稱,盡管現在談微型電子設備的投產還為時尚早,但這一發現具有全球意義。
以德米特里·戈利貝格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與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中國北京交通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專家共同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結果發布在《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科學雜志上。
半導體材料是在氮化硼基礎上制造而成,氮化硼可通過改變氧濃度而改變禁帶寬度。向氮化蹦不同部位添加不等量的氧,可在板上“畫出”所需微電路。專家稱,該發現使這種材料在不同科技領域的使用成為可能,特別光伏和光電子學領域。
俄羅斯專家的這一發現有助于制造出比現有服務器小千倍的服務器,而且與現有服務器相比,不僅體積不同,能耗也不同,借此可實現蓄能裝置的微型化。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