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中國聯通混改中,近200億元募集資金將投向5G組網及試商用;工信部已就6GHz以下部分頻段的5G移動通信系統頻率規劃方案征求意見……近期的一系列“大動作”,讓5G再次引起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
記者近期廣泛采訪運營商、設備商獲悉,在國家力推之下,國內的5G網絡有望在全球率先進入商用,萬億級市場盛宴即將開席。隨著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跑步進場,業界預計,2019至2025年將是5G網絡主建設期。由此,投資機遇將首先在核心硬件設備廠商中爆發,如通宇通訊、邦訊技術等;通信設備商也將受益明顯,中興通訊、紫光股份等預計也將成為5G的受益者。
運營商跑步進場
隨著5G商用時間表的推進,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三大運營商近期“大動作”連連。
在近日舉行的“雄安國家骨干網暨5G創新示范網啟動大會”上,中國電信正式宣布5G創新示范網啟動建設,并發布了《中國電信5G創新示范網白皮書》。
幾乎同時,中國聯通的“混改”也在資本市場帶起一股5G熱潮。據披露,此次混改募資中,有195.87億元將投向“5G組網技術驗證及網絡試商用建設項目”,而該項目在2017至2019年的總投資額為271億元。此外,中國移動研究院也與中興通訊展開合作,近日成功完成了業內首個5G承載網OTN端到端低時延傳輸測試,為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的承載帶來新突破。
綜上,在5G網絡建設上,三大運營商都在跑步進場。此前,東興證券預計5G網絡建設投資將達到1.29萬億元,較4G投入提高逾60%。對此,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網絡建設與市場規劃處相關人士表示:5G投入是一個逐步摸索、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的過程。因為國際電聯的最終標準還沒有確定,目前也不能確切估計投入到底有多大,但綜合考慮市場競爭情況、技術成熟度、產業鏈配套成熟度三個因素,其總投入應該會高于4G的投入。
運營商也將5G視為其轉型的重要機遇。隨著通信業務增長放緩、管道化加劇,運營商需要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5G將為運營商帶來廣泛的潛在新業務。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顯示,到2030年,5G有望在國內直接創造、間接拉動約3萬億、3.6萬億元的經濟增加值,帶來近2000萬個直接或間接就業機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才是運營商的巨大機遇。
中國電信相關人士特別指出:基于5G,運營商將獲得更多的創新盈利模式?!案?G/4G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前向的盈利模式不同,基于‘低時延、高可靠、多連接’特性,5G的后向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化、創新化。比如,在蜂窩物聯網領域,就有面向工業控制領域的工控通訊、自動駕駛、智能園區等多種創新業務?!?/p>
其實,中國電信已在探索這類新的商業模式。據中國電信相關人士介紹,以小微基站建設為例,中國電信設想與雙創園區等合作,共建、共享、共同運營基礎實施,在優化中國電信網絡、讓園區獲得更好通信服務的情況下,共同探索后續的盈利模式和精細化運營。
設備商率先受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9年或許將成為我國的5G商用元年?!?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顯示,在5G商用初期,運營商將大規模開展網絡建設,到2020年,網絡和終端設備投入可能高達4500億元。
巨大的市場帶動產業鏈“起舞”。東興證券認為,2019至2025年將是5G網絡主要建設期,基站、天線等核心硬件市場需求有望爆發,其投資規模合計將近2000億元。
作為天線類的龍頭公司,通宇通訊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5G時代,天線、濾波器及RRU(遠端射頻模塊)是高度融合的,公司在天線和濾波器高度集成化方面有先進的技術積累,并較早布局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有源天線等基站天線主要發展領域。目前與全球知名設備商都有深度的研發合作,部分新產品已在5G商用測試。此外,作為5G終端設備天線商,信維通信也表示,已完成部分用于手機及平板的5G天線陣列設計。
基站也將成為5G的重要投資領域。在近日舉行的“面向5G的LTE網絡創新研討會”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部高級專家李福昌表示,從連續覆蓋角度看,5G的基站數量可能是4G的1.2倍。對此,中國電信相關人士表示,5G要對用戶提供高速手機通信服務,高低頻綜合組網的方案是勢必要考慮的,用低頻實現大面積信號覆蓋、高頻保障通信高速率;而鑒于高頻信息易被障礙物遮擋等原因,5G要采用超高密度的小微基站方案,且預計部署密度要遠遠高于4G基站。
上市公司方面,作為國內第二大通信設備供應商,中興通訊將是5G最確定的受益標的,公司在5G商用化產品開發方面保持領先地位。此外,依托新華三,紫光股份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均展開深入合作。5G網絡還增加了對高速光通信模塊的需求,光迅科技、中際裝備、新易盛等光模塊供應商也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