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手機快充行業走過了多個分水嶺,以傳統的高壓中電流為代表的高通QC 3.0/2.0、華為FCP、MTK PE 1.0/2.0以及USB PD目前都已經迅速占領了市場,且以華為Super Charger、OPPO VOOC、努比亞NeoCharger、高通QC 4.0以及MTK PE3.0為代表的低壓直充也開辟了新的技術方向;與此同時,魅族、小米、OPPO以及錘子等手機品牌也正在研究更大功率的電荷泵高壓直充充電技術,快充市場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面對如此眾多的解決方案,不少從業人員以及消費者在新品規劃、產品開發以及選購使用時,無疑都會感到眼花繚亂。
據芯海科技所提供的市場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支持高通快充標準的手機有小米、HTC、Nubia、LG以及樂視等手機品牌,全球出貨量大約9500萬臺;而支持MTK快充標準的有金立和魅族等手機品牌,總出貨量約1000萬臺;華為則為自家手機提供快充標準,出貨量約3500萬臺;且以OV為代表的采用VOOC快充技術的手機出貨量約7500萬臺;最后,支持PD標準的有LG-G5以及三星S8等手機品牌,出貨量約1000萬臺左右。由此看來,在當前的行業市場,快充方案商們想要獲得更大的出貨量以及更為廣泛的普及率,多快充協議兼容的能力才是“殺手锏”。
“協議兼容性目前的確是整個快充行業發展的最大技術壁壘,如果能夠打通快充協議不兼容的問題,整個行業的發展能夠加速前行。”蘇州易能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吳鈺淳表示,“為了應對當前的這種形勢,我們也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來做各種協議的兼容性測試工作,并投入了上百萬的研發費用,通過在上百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本上的實際測試,我們目前已經能夠做到將各種快充協議放到一個芯片內成為全協議兼容的方案,同時可以實現批量出貨。所以,我們認為在標準統一前夜,全協議兼容的快充方案必然會是行業應用的主角。”
因此,在快充標準邁入真正統一之前,協議的兼容能力就成為各方案廠商之間競爭力的直接體現。羅姆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中心表示:“在快充芯片領域,我們已經擁有支持1S-4S的技術方案,同時還可以完美的匹配諸如BC1.2、USB-PD以及QC等多種快速充電協議,滿足用戶對主流快充協議的通用性及適配性需求,目前該產品已經在Google的Chromebook上得到了普及應用。”
而作為在AC/DC快充IC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者,Dialog的方案也獲得了廣大手機OEM廠商及協議持有方的認可,Mark Tyndall表示:“我們的產品方案所支持的快充協議要多于業內其他廠商,通過與高通、聯發科技、華為以及三星等大型OEM廠商的密切合作,能夠提供百分百支持他們協議的方案設計。而目前,我們的快充方案已經能夠廣泛支持USB-PD、高通QC3.0、聯發科技PumpExpress、三星AFC以及華為的FCP和SCP等主流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