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價格的瘋狂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如果你指望能在短期內看到降價,那就太天真了,能別漲太瘋就要燒高香了。
據集邦咨詢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進入第四季度后,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三大DRAM顆粒巨頭都已經基本規劃好了明年的路線圖,資本支出都趨于保守,意味著大規模產能擴張已經不可能,甚至制程工藝前進的腳步也會緩慢下來。
畢竟,商人都是以賺錢為目的的,DRAM大廠明年的首要目標就是獲得持續而且穩定的利潤,價格則要至少維持在今年下半年的水平。
集邦咨詢估計,2018年DRAM產業的供應增幅只會有大約19.6%,是近幾年的一個地點,而市場需求增幅將有20.6%,也就是說整個市場供需關系會更加緊張。
從需求端看,勢頭強勁的主要是手機內存容量提升,以及服務器/數據中心的巨大缺口,而供給端方面,產能吃緊自然需要新建工廠,但建設一座300毫米晶圓廠至少一年,再加上設備投入和調試,即便現在行動,效果出來也得2019年了。
關鍵是,2018年三大廠商的晶圓產能增幅預計只有區區5-7%,主要來自現有產能的重新分配和制造工藝的升級。
具體廠商方面,三星電子的產能增加空間很有限,目前月均DRAM晶圓產能平均為39萬塊,而能擴充的工廠只有Line 17和一部分Line 15,因此三星計劃在韓國京畿道平澤市新建第二座300毫米DRAM晶圓廠。
SK海力士同樣受困于產能不足:M10工廠較老無法轉入18nm,改而做代工去了;M14工廠規格高于最初計劃,預計年底可達8萬塊每月;無錫市將興建第二座300毫米晶圓廠,但最快也得2019年投產。
美光的工廠無論日本廣島還是臺灣美光晶圓科技(原華亞科)都已經滿負荷,只有臺灣美光內存(原瑞晶)的A2廠區仍有60-70%的提升空間,預計可增加3-4萬塊晶圓的產能,但無異于杯水車薪,而且美光暫時沒有新建工廠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