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杰出科學家吳韌博士于美國硅谷創立了一家AI芯片公司,即Novumind(異構智能),誓要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2017年10月24日,吳韌博士現身北京,一反兩年多來的低調,向行業媒體公開介紹了Novumind的獨特定位和技術優勢,并暢想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物聯網是個偽命題,是難以實現的。解決辦法就是將人工智能從云端落地到終端。”--吳韌
在吳韌的觀念里,看似可以魔術般連起來的物聯網,實際上要通過很多的海底光纜或者地下光纜來實現從分支道路到主干道的連接。物聯網接入數的增長是指數級增長,這種增長遠遠超過了主干道增長的速度。而主干道是國家資源,需要國家的投資才能持續擴大。對此的解決方法就是,利用終端專用AI芯片,將AI能力植入本地終端,一舉解決云端AI應用所存在的網絡帶寬不足、反應延遲、功耗過高以及安全隱私等問題。
人工智能芯片的應用場景
據預測,在未來人工智能的市場上12%的比例的資金將用在人工智能芯片上。而當前,終端運算芯片市場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尤其是低功耗、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更是一個巨大的商機。Novumind早在兩年前成立之初就發現了這一點,并將發展方向鎖定在這里,即以最小的功效實現終端的人工智能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Novumind為人工智能設計極端定制化的芯片,從而同時滿足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
Novumind為一個專門的人工智能場景設計一款最專用的芯片。如果說DSP的做法是在一維結構上做線向量的計算,TPU和GPU是在兩維結構上做矩陣計算,那么Novumind的芯片就是在三維層面上做卷積計算。只有這樣的芯片才稱得上是為人工智能而設計極端定制化的芯片,這款芯片不會用來上網或做其他計算,而是專精于在三維上做卷積張量的計算,以實現對人工智能計算的加速。對此,Novumind還提供了四項專利對其進行保護。第一項專利是三維張量的卷積,也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操作,可以用硬件直接實現。其他三項專利是對數據的調度與分配、歸并和處理器間的協作。
異構智能芯片NovuTensor的定位與優勢
Novumind最早看到終端專用AI芯片的發展機會,也是最早找到辦法把芯片和算法設計出來并實現的企業。對此,吳韌表示:“在觀念和產品形態上,我們已經領先了業內兩年的時間。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維持這兩年的領先優勢并取得進一步發展。”
Novumind以“芯片+模型+訓練”的形式,為其他企業賦能,使其具備實現人工智能的能力。
Novumind奉行的是“芯片+模型+訓練”的全棧服務交付的全新思維。公司通過對神經網絡的訓練和對模型的優化,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以及芯片設計開發能力,提供整套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NovuBrain全方位落地
除了上面介紹的自主設計的人工智能定制芯片之外,Novumind的另一大終極武器就是完全自行研制的、用來訓練深度神經網絡的超級計算機。它能夠需要能夠訓練出來更強、更聰名的模型,處理更強大的數據集。經由這樣的超級計算機進行訓練,專用定制芯片可以用最高性能功耗比實現所設計的模型。這樣的全棧式的服務,不僅僅是對一個公司解決某一個問題,而是對其他公司進行賦能,幫助人工智能落地。
吳韌斷言,未來的世界一定是智能物聯網領先。Novumind的定位是讓萬物互聯轉到萬物智聯。在此過程中,Novumind為這一轉折提供所有的技術。相信隨著智聯網的長大,Novumind也終將成長為一家偉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