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領域,5G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余少華4日表示,發展5G技術時,應更加注重惠及老人及困難群體。
余少華介紹,在基層調研時發現,4G時代,仍有大量的用戶在使用2G、3G網絡。一方面,是因為一些群眾對使用智能手機不夠熟悉,這些人的年齡普遍偏大;另一方面,4G終端價格、資費以及使用復雜程度讓一些人不易接受。“由此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科技不斷進步,卻沒有讓相當一部分群眾,如老人、貧困地區的群眾等共享到發展成果,而是將他們"隔離"于高科技之外。”
就此,余少華提交建議,在發展5G技術時,應更加注意控制終端的成本、降低使用復雜度。其中,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終端芯片研發上要有所突破,著力降低終端生產制造成本,讓更多人都能夠用得起5G網絡,使5G網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要著力降低5G終端軟件的使用難度,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的接受程度,讓他們也能輕松使用5G網絡,共享高科技發展的成果。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