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由美國總統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發布的一篇報告,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的報告,文章雖然發表于2017年的1月,但其內容重點強調了如何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后來發生的美國強阻中國半導體企業并購以及勒索中興通訊等事件,逐一印證了報告中的所有邏輯。
雖然在今年四月份,某自媒體公眾號已經對經進行了討論,但是筆者覺得現在還是非常有必要重溫一下這份文件,其中的內容可以警醒那些還在“自責”、沉浸在“尊重知識產權”科學理論的“哈美族”,就是要讓大家明白,美國現在一心做的事情就是阻礙中國半導體產業進步及“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實現,期間它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編造任何理由。
這份報告首先確認了一個觀點:半導體市場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這就為下面美國人采取種種非市場手段來保護本國企業,阻礙中國半導體產業進步的行為,定下了方向。
可是,自由的“市場經濟”,這是美國人多年來強迫中國接受的理念,也是美國人暢導的自由貿易原則,怎么現在就不承認了呢?
基于這一點,報告做了第二個結論:“如果我們能夠快速創新,那就能夠減輕中國帶來的威脅。但一旦美國的創新碰到阻礙,競爭者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跟上。因此保持領先的根本方法就是超越所有競爭者。”
通過美國過去一年里的種種做法,可以斷定的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已經危脅到了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地位,美國保持領先地位不再那么容易,是這樣的嗎?
報告里得出進一步的結論:美國政府不應在面對中國崛起的威脅時保持沉默或者悲觀。在創新的過程中,美國政府應該極力阻止中國的破壞和影響。
乖乖,看來是真的。
當中國半導體產業弱小時,人家不介意,當它強壯起來后,規則就要重新寫了。
接下來,這份報告又對如何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提出的可行的建議。
“美國應該和中國進行會談,明白中國的真實意圖,通過加入聯盟的方式鞏固內部投資安全和出口控制,并對中國的某些違反國際協議的某些方式進行限制。美國同樣需要調整國土安全的相關協定,預防中國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
“美國政府需要找出那些特別的半導體技術和公司,并對其加以保護,拒絕并購,避免造成可能的安全威脅。”
在上述策略下,美國的確在之后的一年里出手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現在知道為啥中資收購美國資半導體企業屢屢失敗的原因了吧。
本來這些公司的股東都已經同意出售了,但是美國卻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批準,這,這,難道就是美國人的自由市場經濟嗎?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進步,美國還會堅定不移地打壓中國。假如晉華、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在存儲技術和產品接近世界水平時,美國人那時完成有可能斷供或者限制供應先進設備,而晚幾個月量產就足以置中國企業于不利地位。
未來美國還有很多方式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當中包括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貿易和投資規定,還有類似基于國土安全考慮的CFIUS單邊審查的工具。
目前看來,這些限制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就此,奉勸那些還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人,現在中美之間就是你死我活的戰斗,當命運受到威脅的時候,也只有像特朗普先生那樣不擇手段,才能夠留住本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