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8月26日報道,日本岡山大學在為病理檢查穿刺體內腫瘤并提取組織的“活檢”中利用自行開發的機器人,首次在國內取得成功。
臨床試驗于6月實施。據悉,通過遠程操作進行穿刺,能夠防止提取時把握位置所必要的計算機斷層成像(CT)檢查給醫生造成過度輻射,也能實現沒有手抖的高精度活檢。
放射線醫學副教授平木隆夫表示:“這一操作容易習得,能夠縮小醫生及地區的技術差距。也有望用于偏遠地區的遠程醫療?!?/p>
據岡山大學稱,臨床試驗于6月6日在岡山大學醫院對一名腎臟中有腫瘤的60多歲女性實施。醫生通過CT圖像一邊確認患部位置,一邊通過操控盤移動機器人手臂,通過附著在頂端的針切取了腫瘤的一部分。
迄今,由于醫生在CT設備附近一邊看圖像一邊手動進行活檢,存在被使用放射線的CT設備造成過度輻射的問題。
平木等從2012年著手開發可實施活檢的遠程操作機器人,旨在避免過度輻射,于2016年完成。今后將繼續展開臨床試驗,力爭5年內制成產品。
他表示,將來還能利用該機器人進行對患部穿刺后通過高頻波等加熱燒掉癌細胞、冷凍破壞癌細胞的治療。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