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科曙光國際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曙光國際”)與重慶交通大學舉行“產學協同育人”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重慶交通大學——中科曙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菁英班”開班典禮同期舉行,此次合作意味著曙光與重慶交大的合作再上新臺階,是雙方基于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新嘗試。
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趙明階,中科曙光國際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中科曙光大學執行校長龍志中,中科曙光大數據首席科學家宋懷明博士,重慶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楊林,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宋軍,中科曙光大學運營總監郭瀟,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周鵬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趙明階、龍志中作為雙方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重慶市公共交通運營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依托重慶交通大學、中科曙光交通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在重慶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掛牌成立中科曙光大學重慶分院,同時聯合開設中科曙光菁英班,致力于將菁英班建設成為產教融合、協同創新、校企協同育人的創新型新工科專業建設典范,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的聯合培養。
趙明階表示,中科曙光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擁有支撐平臺建設的強大實力和國家資源優勢。希望借助雙方聯合開設的菁英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產學研融合新機制。同時進一步探索企業前沿資源與傳統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機制,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隊伍建設、平臺建設的新機制,推進課程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龍志中表示,作為中科院下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曙光積極響應國家新工科建設號召,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計算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優勢,聯合高校共同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校引入企業先進技術、理念,深入開展新工科專業建設以及對傳統工科專業進行改造升級。此次聯合重慶交通大學,正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先進計算與技術創新人才的有力實踐。
重慶交大與中科曙光有著優良的合作基礎。早在2017年5月,中科曙光就與重慶交通大學簽約共建“交通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布局交通大數據技術領域;同時,在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構建重慶交通大學-中科曙光交通大數據培訓基地。今年8月份,重慶交通大學、中科曙光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通過教育部項目評審,共同開展新一代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人才的聯合培養。
簽約儀式結束后,菁英班舉行了首期企業名師講堂,中科曙光大數據首席科學家宋懷明博士針對“大數據技術引領未來發展”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據了解,重慶交大與中科曙光合作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菁英班從2017級和2018級開始開展,包括中科曙光企業名師講堂、企業專題課程、企業項目訓練、企業項目實戰、科技創新與創業等教學模塊,覆蓋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共同探索創新的、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此次重慶交通大學與中科曙光合作開展產學協同育人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新工科改革,設立“重慶交通大學—中科曙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菁英班”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重要講話精神和教育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新工科專業建設”精神的重要舉措,共同培養支撐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