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張北柔性變電站及配電網" target="_blank">交直流配電網科技示范工程完成全部試驗和試運行考驗,標志著世界首個基于柔性變電站的交直流配電網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自2016年以來,立足于探索未來配電網的發展形態,服務于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著眼于高端產業的高品質電力需求,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織下,國網冀北電力協同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南瑞集團中電普瑞科技等單位,與阿里巴巴集團、億利集團緊密合作,發揚首創、原創精神,以配電網技術創新引領“源-網-荷”協調發展,建成張北柔性變電站及交直流配電網科技示范工程,在理念上、技術上、效益上提供了豐富、廣泛的示范價值。
該工程是交直流高度融合、多電壓等級協調互動、高度智能化的配用電網絡,是未來配電網的雛形。具有四個方面的鮮明特色:
01“技術原創”:開創技術引領發展的新方向
示范工程原創性地提出了融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柔性變電站概念,賦予了變電站全新的功能形態,推動了變電站關鍵設備由“多種設備組合”向“單一設備集成”方向發展,有效減少配電網設備的種類和數量。示范工程首創的電力電子變壓器取得了5大技術突破,實現了多端口一體化變壓變換、直流故障隔離、端口間能量雙向互濟、交直流負荷高可靠供電4大功能,較現有技術能量密度提升200%,大幅降低了設備成本和占地。
02“柔性自愈”:打造配電網發展的新形態
示范工程對未來配電網發展形態進行了大膽嘗試,提出了基于柔性變電站的交直流配電網新理念,構建了成套設計的框架體系,設計了多種交直流配電網組網模式。示范工程發展完善了交直流配電網理論,攻克了“源-網-荷”協調優化控制和直流快速保護技術難題,實現了功率潮流的靈活調控、故障限流與自愈。示范工程將阿里巴巴集團數據中心和億利集團光伏扶貧電站連接,組成包含“源-網-荷”元素的交直流配電網,首次實現了智能電網與云計算產業的深度結合,勾勒了未來電網發展的新形態。
03“靈活開放”:開啟高品質電力供給的新模式
柔性變電站的核心設備電力電子變壓器具有4個交直流端口,在配電網中相當于“縱橫交錯江河中的碼頭”。在低壓側能夠提供直流750伏(含240伏)、交流380伏等3種靈活的供電方式,可實現多種能源、多元負荷和儲能的即插即用和靈活接入,豐富了用戶對電能供應的自主選擇權。引入張北縣德勝村2.5兆瓦光伏扶貧發電,滿足了阿里巴巴集團數據中心綠色用能需求。示范工程打造了靈活開放的能源互聯網平臺,實現了發電、電網、用戶等多利益主體的共贏,開啟了高品質電力供給的新模式。
04“智能高效”:彰顯電力技術突破升級的新成效
示范工程的技術創新推動了“源-網-荷”協調發展,為發電、電網、用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先進的電網調度控制技術,讓配電網更加智能,能夠實現“源-網-荷”間的能量互補調劑。讓光伏發電既能優先在數據中心就地消納,又能在發電富余時保證全額上網消納,同時保證數據中心不間斷的高可靠供電。領先的電子電力技術,讓電力系統更加高效。根據初步測算,光伏發電采用直流升壓,提高了光伏系統效率約2%,每年可以為德勝村新增約7萬元發電收入。數據服務器采用直流供電,可以節省數據中心設備投資約1%(每1萬臺服務器節省投資約60萬元),降低數據中心能耗約10%-20%。
據了解,示范工程相關技術已被張家口冬奧專區等地采用,正在開展示范項目的前期工作,其成果必將有力推進我國配電網和能源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
更多一點
張北柔性變電站及交直流配電網科技示范工程于2017年10月開工。建設10千伏光伏直流升壓站一座,接入張北縣德勝村億利集團光伏扶貧電站2.5兆瓦光伏發電,實現兆瓦級光伏發電直流升壓并網,減少了變換環節,降低了變換損耗。建設10千伏柔性變電站一座,其核心的5兆瓦多功能電力電子變壓器包含10千伏、380伏2個交流端口和±10千伏、750伏2個直流端口,以此形成包含“源-網-荷”元素的柔性交直流配電網,為阿里巴巴集團小二臺數據中心的交直流負荷提供3種靈活的供電方式,滿足其高可靠供電、綠色用能和直流供電的新需求,節省了數據中心設備投資,有效降低了數據中心能耗。2018年1月,柔性變電站和光伏升壓站建成,并帶電并網。8月,示范工程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12月,示范工程完成電能質量測試等全部試驗,經受5個月的不同運行工況考驗,為阿里巴巴數據中心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