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今年三季度韓國半導體設備出貨規模為34.5億美元,同比減少31%。三季度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2017年三季度時,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還僅僅只有19.3億美元。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2018年6月以來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出貨金額均出現了明顯的增速放緩。
韓國半導體市場遇冷,中國強勢崛起
2018年以來,相比于海外產業周期見頂趨勢顯現,全球增速最高的中國大陸半導體銷售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為代表的國內一線晶圓廠建設進度穩步推進。國內正處于逆周期投資的半導體產業突破關鍵階段,在本土投資的大力拉動和政策支持下,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有望逆勢擴張。
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大幅式跳躍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存儲芯片需求旺盛,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所致;另一個方面物聯網、汽車電子、AI等新市場新應用拉動下游需求。未來幾年,隨著智能汽車,VR/AR,物聯網等領域發展迅速,半導體新應用上升勢頭明顯。國內正處于逆周期投資的半導體產業突破關鍵階段,在本土投資的大力拉動和政策支持下,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有望逆勢擴張。
韓國半導體市場訂單驟減,三星電子通過減少產品庫存量、提高庫存管理效率,應對市場供應過剩的現狀。據外媒報道稱,韓國三星電子將大幅減少半導體產品庫存。報道稱,據2018年第三季度,韓國半導體市場仍需求旺盛,為有效應對客戶的突發訂單,三星電子大約準備了3個月的產品庫存量。但從第四季度開始,由于經濟增長遲滯,半導體市場訂單激減,三星電子不得不減少產品庫存量,應對半導體市場供應過剩的現狀。
一位三星電子高官稱,“提高生產力和降低生產成本是應對經濟衰退的最常見措施”,同時他還表示,“通過管理庫存、提高庫存管理效率,可以有效適應商業環境”。對于當前衰退的半導體市場,三星證券研究員黃敏盛(音譯)預測稱,“由于半導體產品價格下跌、半導體制造商的生產力不斷增長、全球信息通信技術企業投資減少、智能手機銷售放緩等原因,訂單減少的情況將持續到2019年第一季度”。報道稱,目前,半導體行業被認為進入了低迷期。三星電子正在通過積極的管理半導體庫存來克服供過于求的內需減速問題。不過在半導體整體銷售市場中,三星電子仍會超過美國英特爾公司(Intel)占據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