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汽車行業的轉折之年。
中國的汽車市場在2018年遭遇了近30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產銷總量分別為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
但受益于購車補貼和號牌優勢等因素,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卻逆勢上揚:2018年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均增長60%左右。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中的占比均為78%左右。
電動汽車強勁的發展勢頭,向配套的充電樁傳發出增量訊號。從市場需求看,2018年下半年至今新能源汽車逆勢高增長,2020年產銷量預計超200萬輛,新能源汽車強勁增長為充電樁行業增長提供內生動力。
充電樁行業正處于爆發前夜
作為電動汽車產業鏈上最重要的環節和基礎保障,充電樁建設嚴重滯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8年,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數量處于逐年增長趨勢,從2012年的1.8萬臺,經過2016、2017兩年的爆發式增長,2018年全國充電樁數量達到29.9萬臺,同比增長39.72%。
截止2019年4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39.1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22.3萬臺、直流充電樁16.8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0.05萬臺。近一年多來,增長速率保持較快速度。
2012-2019年4月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數量統計情況
近兩年來,雖然充電樁數量在快速增加,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規模仍然大幅高于充電樁數量的增長規模,以及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設施的相對滯后導致車樁之間的缺口仍在不斷擴大。2019年1月,公安部通報稱,2018年全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11萬輛,當前的車樁比還遠未達到消費者使用要求和國家能源局出臺的草案標準。
最新的政策正在向充電基礎設施傾斜。2019年3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