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科創板上市委第13次審議會議結果出爐,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均獲通過,其中晶晨半導體是科創板最先受理的企業。
資料顯示,晶晨半導體是一家長期專注于多媒體智能終端SoC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的半導體公司,所生產的智能機頂盒芯片、智能電視芯片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芯片已經廣泛應用于TCL電視、創維電視、小米系列產品中。
科創板上市委同意晶晨半導體首發申請,也問詢要求晶晨半導體補充披露:是否有將境外貨幣資金匯回國內的明確計劃;以及補充披露與TCL王牌、創維投資等投資人在《投資協議》及《補充協議》中約定的股東特殊權利及其附條件恢復條款的終止,對公司與TCL、創維相關交易是否產生具體影響等問題。
前兩大客戶用境外公司銷售,小米居第三
根據財報顯示,晶晨半導體業績情況在近三年來呈穩步上升趨勢。從2016年到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50億元、16.90億元以及23.69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7301萬元、7792萬元和2.82億元。其中,公司在2018年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了200%。
目前,小米多款產品均搭載晶晨半導體智能機頂盒芯片、智能電視芯片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芯片,晶晨半導體的主要客戶就是小米。
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晶晨半導體與小米公司之間的銷售額為2.62億元,位列第三大客戶,占晶晨半導體2018年營業收入的11.06%;而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戶均為香港公司,銷售額分別為5.31億元和2.79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22.42%和11.77%。
為什么用境外子公司進行銷售,這也是此次科創板上市委關注問詢的重點。招股書給的解釋是,香港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集散地,而公司銷售的SoC芯片占客戶總采購額的比重較小,考慮到稅收和外匯結算以及物流和交易習慣,客戶通常選擇在香港交貨,待其他電子元器件采購后集中報關進口。
此外,晶晨半導體的業務嚴重依賴前五大客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8.31億元、10億元和1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29%、59.65%和63.35%,集中度相對較高,若目前主要客戶的經營情況和資信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募資15億,未來布局汽車電子市場
據招股書披露,晶晨半導體擬發行不超過4112萬股股份(含4112萬股且不低于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10%),累計募資15.14億元。
募資將用于AI超清音視頻處理芯片及應用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全球數模電視標準一體化智能主芯片升級項目、國際/國內8K標準編解碼芯片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
據披露,晶晨半導體在2018年成功提升了智能電視SoC芯片的工藝節點水平,研發出支持8K解碼的智能電視SoC芯片,年度智能電視SoC芯片出貨量超過2000萬顆,位居國內市場前列。與此同時,公司AI音視頻系統終端芯片的相關方案已被百度、小米、若琪、Google、Amazon、JBL、HarmanKardon等企業采用,其中小米小愛音箱、百度小度音箱和GoogleHomeHub等產品的銷量在全球范圍內名列前茅。
在股東方面,晶晨控股持有公司39.52%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晶晨集團持有晶晨控股100%股份,JohnZhong、YeepingChenZhong和陳海濤合計持有晶晨集團58.46%股份,JohnZhong、YeepingChenZhong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陳海濤則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
這其中包括直接持有晶晨半導體5.45%股份的華域上海全資子公司——華域汽車、通過旗下TCL王牌間接持有晶晨半導體股份的TCL集團、通過嘉興琺碼參股晶晨半導體的華勝天成、以及創維數字。
而TCL王牌和創維數字又是晶晨半導體的重點客戶,科創板上市委也對公司與TCL、創維相關交易是否產生具體影響等問題較為關注。
資料顯示,TCL集團通過旗下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持有晶晨半導體股權比例為11.29%。創維數字通過控股股東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間接參股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計算后控股股東對其股權比例約為0.3%。
晶晨半導體表示,未來,公司將基于自身在多媒體智能終端SoC芯片領域深厚的技術沉淀,持續鞏固智能機頂盒和智能電視芯片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優勢,融合人工智能的創新技術推出引領業界的新產品和全系統解決方案,并積極布局車載娛樂、輔助駕駛等汽車電子市場,推動AI音視頻系統終端的縱深發展。
據悉,晶晨半導體的營收和凈利規模已經達到主板上市的隱形“紅線”,它原本計劃在主板上市,但由于科創板推出在即等多方原因,最終還是選擇了科創板。如今,科創板IPO獲批,晶晨半導體將開啟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