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了解到,新型郵編研發從去年5月開始立項,目前已經有了初步方案,正在向各大快遞企業征求意見。
idth="600" height="414"/>
如今六位數的郵政編碼只能代表一定區域,已無法支撐上門到戶的需求。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提出了“新型郵編”系統建設。該項目基于北京大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位置框架與編碼系統”研究成果——全球位置統一編碼模型,創新郵政編碼的編碼規則,通過現有六位郵編與全球位置編碼模型的耦合,形成全球統一、精細到戶、人機通用的統一位置標識編碼,即“新型郵編”。
據介紹,目前的初步建設方案是,將新型郵編分為地址標識編碼和短碼,前者主要用于地理位置的唯一標識,并可進行一定精度的空間關系判讀與計算,后者是方便人們記憶與使用,可以將地址網格編碼簡化成5至6位的“短碼”形式。
“新型郵編”可能以二維碼等形式出現,具有多尺度、可標識、可定位、可索引、可計算、自動空間關聯等特點。公民寄件時,只需選擇地址庫中想寄達的地址,將對應的編碼發給快遞員,快遞員將地址編碼錄入系統即可開始寄遞流程。
報道稱,新郵政編碼的誕生,將對快遞行業產生革命性的改變,提高行業運行效率。屆時,每個人都能注冊精準的個人地址ID,這套地址ID各快遞企業可以共用。新型郵編還更便于機器解析,基于地名地址庫精準識別目的地,減少中轉環節,提高中轉時效。新型郵編系統還將極大地降低快遞企業運營成本。
報道還稱,預計明年上半年,“新型郵編行業標準”即可出臺,推廣使用后,國家郵政局將逐步建立統一的寄遞地址庫。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