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總是充滿了變數,三個月前三星還在信誓旦旦地重返中國市場,如今卻再次跌落深淵。
過去幾年,三星在全球市場依然是智能手機領頭羊,但在中國,三星手機的出貨量一路下滑,已經徹底淪為二線品牌。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好不容易有點好轉,出貨量達到 100 萬部,市場占有率達到 1.1% ,時隔一年,市場份額再次回到 1% 以上。
那時候,很多人以為曾經那個強大的三星回來,憑借高端 Galaxy S 系列與中端 Galaxy A 系列聯合發力,三星進一步提高中國市場份額似乎指日可待。
可惜,接下來的消息可能會讓三星失去信心。市場調研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報告稱,受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選擇購買國產智能手機的影響,三星電子第二季度在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不足 1%。具體來說,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在中國出貨總量僅為 70 萬部,只剩下區區 0.7% 的市場份額。
從今年前兩個季度截然相反的表現可以看出,一季度三星手機銷量反彈似乎只是曇花一現,二季度的下滑才是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真實表現。
01
輝煌的過去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手機市場的國外品牌,三星手機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002 年。那時還是功能機的天下,諾基亞、摩托羅拉風頭正盛。剛剛登陸中國的三星手機,既沒有品牌優勢、又缺少手機打造經驗。
不過由于對品牌定位的敏銳捕捉,三星在功能機時代推出了眾多定位精細的定制化手機,以時尚外形、精密做工與炫酷的屏幕為核心,迅速趕超摩托羅拉,成為第二大手機品牌。那些年,三星的超薄手機 SH700、彩屏手機 T108、女性手機 A408、MP3 手機 M188 以及集“商務時尚”手機 D508 廣受歡迎,每一款都是那樣驚艷動人,替三星在功能機時代打下一片江山。
手機市場進入智能機時代后,曾經的王者大多物是人非,唯有三星繼續留在金字塔尖。眾所周知,三星不僅僅是家手機企業,三星集團幾乎無所不做。三星電子部門于 1969 年成立,從一開始的家電制造開始逐漸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逐漸掌握了內存、液晶面板、攝像頭、處理器等核心技術。
在智能機興起之初,三星幾乎擁有智能手機所有核心配件,甚至連蘋果都需要向三星采購屏幕等關鍵零部件。強大的上游產業鏈技術協助三星打造出最強勢的安卓旗艦手機。早年間,蘋果手機的優勢在于炫酷的外形以及順滑的操作系統,而三星的優勢在于配置,大屏幕、高分辨率、大內存、僅次于蘋果的處理器以及性能一流的攝像頭。這些配置堆積在一起十分嚇人,在當時的智能手機界引起了不小轟動。
2013 年,三星通過頂尖的手機產品,配合大規模廣告與營銷轟炸,推動其手機銷量節節攀升。當年三星手機市場份額接近 20%,成為中國最大手機品牌商,這也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巔峰時刻。
02
外患與內憂
有巔峰自然也有低谷,在經歷 2013 年的最后輝煌之后,三星雖然在全球市場一直維持著領先地位,在中國市場卻被新興的國產手機打得落花流水,落入節節敗退的窘境。2013 年開始,國產四大品牌華為、小米、vivo、OPPO 快速崛起,小米在線上主打性價比,華為、vivo、OPPO 在打通線下銷售渠道,三星擅長的廣告營銷國產手機也有樣學樣。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配置開始進入穩定期,各大廠商間的技術差距不斷縮小,不同廠家的手機看起來也大同小異。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三星手機在設計和性能上依舊十分強悍,但是高昂的售價還是導致其性價比太低。愿意支付如此溢價的人大多選擇蘋果,不愿意支付溢價的人都走向國產手機柜臺。
此外,三星手機的軟件系統一直被消費者詬病。安卓系統本來就沒有 ios 好用,小米、華為等國產廠商都在拼命優化系統,提高用戶體驗。三星偏偏不這樣,明知道國內用不了谷歌 GMS 服務,卻遲遲不推出官方替代品,界面設計、UI 設計也符合國人習慣。沒過兩年,三星便被國人拋棄,市場份額連年下跌,直接跌出市場份額前五。
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國產手機的競爭頂多算是外患,三星中國的衰退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不作為。2016 年左右,三星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它失去的僅僅是中端市場,高端 Galaxy S 系列依舊利潤滿滿,口碑與品牌信任也還在??上菦]有珍惜,2016 年末到 2017 年初,數月之間發生了近百起三星 Galaxy Note7 手機爆炸事件,旗艦三星公司態度惡劣,對國內買家區別對待。
受此影響,三星手機銷量一落千丈,成為人人敬而遠之的問題手機。SA 數據顯示,2016 年,三星手機在華市場份額為 4.9%,到 2017 年降至 2.1%。2018 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繼續下降至 1.3%,之后一路下滑,2018 年全年市場份額僅為 0.8%。
03
新機無力回天
商業時代,信任是最寶貴的財富,三星丟失了消費者的信任,想要東山再起難比登天。為了挽救中國市場,三星決定從銷售量最大的中低端市場出發,逐漸積累信任。2019 年上半年,三星在中國市場一口氣推出 Galaxy A 系列的 A80、A70、A60、A40 四款新機,企圖能在中端智能手機市場上有一番作為。
令人詫異的是三星的定價策略,1499 元到 3799 元的價格毫無競爭力。誠然,三星中端機在價位上確實跟小米華為等國產品牌相差不大,可配置就相差許多。以 3799 元售價的三星 A80 為例,定位是中端旗艦,用的卻是高通驍龍 730G 中端處理器。同樣的價位添 200 元,消費者可以直接入一臺華為 P30 手機,不僅有著麒麟 980 處理器,還有世界第一的拍照效果。
時至今日,三星仍未丟掉自身的驕傲,堅持認為自己的手機值這樣的溢價,中端手機價格與華為旗艦手機差不多,高端 Galaxy 10 價格比華為高出近 2000 元。這樣的定價策略注定只有少數鐵桿粉絲買單,大部分消費者完全不會考慮。畢竟這幾年華為的高端旗艦水平一直不錯,P 系列主打時尚,Mate 系列主打商務,拍照水平一直穩定在世界第一,快充技術、OLED 屏幕、麒麟處理器以及漸變色外觀都是安卓機皇的水準。
今天三星旗艦手機又出新了,Galaxy Note10 系列正式發布,國內嘗鮮價 6999 元。對比華為 P30 Pro,Galaxy Note10 屏幕與手寫筆上確實增色不少,可這些并不足以支撐 2000 元的溢價,注定是一款不會大賣的手機。中端手機拼不過性價比,高端手機創新不足以支撐溢價,三星手機在中國已然無力回天。
對于三星來說,中國市場的喪失還不至于元氣大傷。但是作為曾經的中國手機市場王者,在短短 6 年內下滑到這種地步,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異常,一不留神就滿盤皆輸。三星若是依舊不吸取教訓,也許很快,三星手機丟掉將并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這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