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天行Uni」本日正式宣布獲得追一科技戰略融資,本輪融資也是天行Uni的第一輪融資。
本輪投資方追一科技成立于2016年,36氪曾報道,公司主攻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為金融、運營商、政府、能源、地產、汽車、生活服務等領域企業客戶提供智能服務系統和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在線機器人Bot、智能語音機器人Call、智能助理機器人Pal、智能分析機器人See、智能培訓機器人Learn等核心產品。
本輪戰略融資后,追一科技將與天行智能合作開發AI+RPA數字員工,加快推廣渠道、建立生態,同時在銀行、運營商、能源等行業樹立起標桿客戶。
36氪近日接觸到的天行智能,也是一家提供AI+RPA數字員工方案的初創公司。天行智能成立于2018年,定位提供AI+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產品研發及解決方案。
RPA是去年創投圈的熱點之一。RPA全稱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常見產品形態以軟件為載體,實現機器處理自動化,比如幫助員工處理重復且基于規則的文件工作。經過去年的快速發展,中國RPA市場已從萌芽期進入到平穩發展期,RPA廠商逐步接受市場檢驗,包括36氪此前報道過的來也科技、弘璣Cyclone、云擴科技等,均已落地產品,行業進入精耕細作階段。
天行Uni的定位有何不同?創始人兼CEO張堯表示,天行Uni的一大特點是,自成立之初即十分重視AI與RPA的結合,這也是天行與追一科技達成合作的重要目標。
“客戶需求的核心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花哨的一門技術。AI+RPA首先會在場景上碰撞出很多火花,NLP就像是大腦,OCR就像是眼睛,語音識別就像是耳朵,”張堯表示,“追一科技能夠將這些能力賦能給RPA,從而使RPA擁有信息的理解能力,將非結構化數據轉化成流程機器人能夠處理的結構化數據。”
產品方面,天行Uni的主要產品UniRPA基于.net開發,采用三層架構,分為設計器Uni Studio、機器人Uni Workforce和機器人控制平臺Uni Control Center三部分。設計器可供用戶開發、配置、發布流程;機器人控制平臺端提供計劃任務和調度方案的執行和監控,可將工作任務分配給機器人;機器人部署于pc端,在計算機終端執行設計好的流程任務。
張堯介紹,目前UniRPA可部署于多種Windows及Linux系統,在硬件允許條件下,機器人控制平臺能夠同時監控及調度上千個機器人,擁有完善的角色權限管理體系,并能收集及分析所有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日志,通過特定字段標識所有機器人的運行狀態。
在市場策略上,UniRPA主要瞄準中大型客戶,如港股、A股上市公司等。張堯表示,這一部分客戶業務線復雜,目前RPA的滲透率估計不會超過10%,仍是藍海市場。UniRPA目前已與運營商、銀行、能源等行業客戶洽談,已有落地實施案例。
對于新技術落地,目前RPA要進入大型客戶,往往與咨詢公司相結合。此前有觀點表示,大客戶采購產品后,替換成本很高,因此復購率較高,基本是看誰占坑早。張堯對此持保留意見:“這并不絕對,由于RPA貼近業務的特性,大型客戶在RPA規模化部署的過程中不會只傾向于采用一個供應商,目前市場還是處于充分競爭狀態。”
另外,張堯補充,RPA行業發展很快,但從業務上是高速線性增長的,絕對沒有短期迅速暴發的神話,目前供給側尚有一些錯配,產品距離真正的終極形態還有很大差距。對于RPA廠商來說,產品創新和迭代要快,客戶服務要有耐心。
對于未來規劃,張堯表示,本輪融資后,天行RPA將沿著“AI+RPA”的方向繼續探索,今年將推出一系列更新,快速迭代產品形態。在市場方面,天行Uni與追一科技的服務團隊相結合,加快市場落地速度,優化客戶服務方法論和服務體系,積累更多業務場景。
團隊方面,目前天行Uni團隊約數十人,大部分為技術人員,研發和實施人員數量各占一半。CEO張堯具有豐富咨詢服務經驗,是國內第一批RPA從業者,天行Uni創始團隊來自國家網安中心、安永、德勤、騰訊等知名企業,同時具備行業從業經驗與技術實力。
RPA:兩個故事與中國市場爭奪戰
36氪新風向 | 三個月估值普漲三倍,你未來的RPA機器人同事正在路上
創投觀察 | 市場白熱化前,RPA公司要怎么構建核心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