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韓國SK集團旗下的SK Siltron宣布,決定投資4.5億美元收購美國化工企業杜邦的SiC晶圓部門。如今,該項收購案在上月29日正式落下帷幕。
SK集團對硅晶圓市場勢在必得
早在2017年前,SK Siltron還叫做LG Siltron,原本是LG集團旗下的半導體公司,專門負責半導體芯片基礎材料硅晶片的生產制造。
在2017年初,SK集團以5.5億美元取得了51% LG Siltron的股份LG Siltron 51%的股份,在被收購前,LG Siltron在全球12寸硅晶圓市場上排名第4。后來LG Siltron才正式更名為SK Siltron。同時,SK Siltron也成為了韓國唯一的化合物半導體硅晶圓廠。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為何還要選擇收購杜邦?
眾所周知,前一段時間的日韓經貿糾紛中,日本對韓國實施了不少出口限制措施,諸如氟聚酰亞胺、光刻膠、氟化氫這類相關的半導體原材料都被日本列上了“黑名單”。如果日本繼續在晶圓材料方面做出管控,或將對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更大的沖擊。
雖然SK Siltron能滿足自己的傳統硅晶圓生產,但是在SiC晶圓制造能力方面還是很弱的。而且目前能夠批量生產SiC晶圓的廠商不多,只有美國的杜邦、科銳,日本的昭和電工、Denso、住友等幾家公司,日本占據了大多數。
由于擔心日本進一步對韓國實施半導體管制,據SK Siltron的說法,這次并購旨在響應最近政府支持企業實現材料技術自主化的政策。同時,收購杜邦晶圓業務也能公司獲得更加全面的晶圓制造能力,加強自己在硅晶圓市場的話語權。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漸受重視
此前,以SiC為首的第三代半導體晶圓材料都被人一直被詬病“價格過高”而不慍不火,但在近兩年來開始逐漸升溫。
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SiC晶圓市場將從2017年的3.02億美元快速成長至2023年的13.99億美元,2017~2023 年的市場規模年復合成長率為 29%,市場潛力巨大。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相比之下第三代半導體晶圓材料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1、相同的電壓/電流等級下導通電阻是硅器件的近千分之一,減少器件的的導通損耗;
2、開關頻率是硅器件的20倍,減小電路中儲能元件的體積,從而減小設備體積以及貴重金屬材料消耗;
3、可在600 ℃以上的高溫環境下工作,并有抗輻射的優勢,可以大大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在應用場景上,第三代半導體晶圓材料已經被國防、航空、航天、石油勘探、光存儲等行業看中并使用,在寬帶通訊、太陽能、汽車制造、半導體照明、智能電網等行業也成為了“搶手貨”。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SK Siltron要拿下杜邦SiC晶圓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