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互聯網和云計算正飛速發展,相關政策的出臺也進一步推動企業邁向數字化轉型。上云是大多數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隨著企業數據量的增長和對 IT 系統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單一云部署逐漸無法滿足企業的全部需求,多云是最被看好的部署模式。
多云在保證低成本高性能的同時,能夠讓數據和應用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本地部署之間無縫遷移。為了助力多云部署靈活高效運作,市面上出現了一類新興產品。今年 1 月,Gartner 為定義這類產品提出了“云數據生態系統”的概念。去年年底,分析公司 451 Research 將它們稱為“企業智能平臺”。而 Cloudera 所推出的 Cloudera Data Platform(CDP)正是“企業數據云”類別當中最全面的數據平臺。
可以說,我們正式邁入了 Cloud 2.0 時代。
從單一云到混合云部署
在早期,很多企業被公有云承諾的無限按需存儲和計算能力吸引,又迫不及待地想擺脫本地數據中心的成本負擔和局限性,紛紛加入了上云大潮。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公有云的性價比逐漸到達了臨界點,甚至成為企業發展的“枷鎖”。
這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企業被鎖定在長期合同中。他們在沒有搞清楚自身到底需要多少性能之前便簽下了看似優惠的合同,導致實際支付費用比預想的更高。有些企業只應用了他們所購買性能的一部分,造成了資源浪費;有些則低估了其所需存儲空間和計算量,導致了不菲的超額收費。其次,企業要把公有云上所有相關元數據完整地遷移回本地十分困難。但是,如果放棄歷史記錄和其他描述性的相關數據,將會極大降低今后數據分析的價值。
為了擺脫“枷鎖”,企業開始轉變云策略,比如加大對私有云的投資,采用外包第三方數據中心,甚至回歸最原始的本地數據中心建設。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自有資源,企業僅在絕對必要時才將數據移至公有云。
面對企業的需求變化,云供應商紛紛推出混合云解決方案。去年下半年,美國三大公有云廠商相繼推出了將其服務擴展到私有云部署的方案:AWS 推出了 AWS Outposts 混合云架構服務;微軟于 2017 年首次推出了混合云解決方案 Azure Stack,而最新發布的 Azure Arc 進一步擴展了 Azure Stack 的功能,能夠在任何基礎架構上運行;谷歌也公布了混合云平臺 Google Anthos。
多云時代的混合云數據管理
企業對于云廠商的服務擴展喜聞樂見。但是上述云廠商幾乎都只是將平臺從公有云服務延伸到其自有產品的私有云和本地部署數據中心,并沒有一家可以幫助企業跳出云廠商各自的服務和產品領域,更不用說采用競爭者的云架構。盡管云廠商都在大力宣傳他們在云平臺之間、從公有云到私有云或本地的靈活移動性,實際效果卻并非如此。
Cloudera 行業解決方案副總裁 Cindy Maike 表示:“企業希望能夠通過統一的平臺界面來管理一切,既能靈活訪問數據,也能將工作負載放在最能創造價值的地方。如今,企業想要知道他們在跨平臺時,到底可以移動得多快。”
此外,機器學習和商業分析在跨云環境部署中的應用也頗受企業關注。現在有的供應商能幫助企業在不同云部署中編排機器學習項目,有的能夠跨混合云和多云部署協調數據。而 Cloudera 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最新的企業云數據平臺 Cloudera Data Platform 能夠同時提供數據管理和機器學習,這也得益于一年前與 Hortonworks 的強強聯合。該平臺的核心能力在于擁有一致的管理功能,能夠幫助企業設置和維護元數據參數,并實現跨多個云平臺且安全合規的數據分析。畢竟,只有當數據和應用能夠靈活移動時,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多云部署,這也是 Cloud 2.0 時代真正的靈魂內核。